第四百三十四章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開戰之前的喜樂融融(上)(第2/3頁)

當然,它絕對無法與路易十四的凡爾賽相比,順帶一提,這也是利奧波德一世一直耿耿於懷的原因之一。

不過宮殿的落魄,可以用賓客的顯赫彌補。雖然在路易十四面前,利奧波德一世始終落在下風,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他依然是個值得敬畏的君王,遑論這場命名禮宴會同時也是皇帝在戰前吹響的一聲號角,站在這裏的是敵人,還是朋友,全要在今天做出決定。

像是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葡萄牙國王佩德羅一世,波蘭國王曾經的大孔代等必然不會站在利奧波德一世這裏的,前來參加宴會,奉上賀禮的只有使臣,而如西班牙的反法派系成員,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五世,以及瑞士、米蘭,都靈與熱那亞等公國或是小諸侯,都是親身前來向利奧波德一世道賀的。

後者中最有分量似乎只有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五世,哪怕他也只是一個平庸的君主,但有丹麥與挪威在,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就很難傾力投入之後的王位繼承權戰爭——但這種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因為英國的查理二世雖然沒有來,卻派出了他的兄弟約克公爵。

這位約克公爵有著“倫敦塔主人”的別稱,這個別稱當然是為了嘲弄他和查理二世,因為有著這麽一個心胸狹隘的兄長,他自己也是野心勃勃,所以這位公爵一年裏倒是有六個月都“住在”倫敦塔,只有什麽不得不讓一個分量足夠的人去辦才能辦成的事兒發生時,他才會被放出來。

誰都看得出他身邊有著不少雙監視的眼睛與危險的臂膀——主要是不讓他乘機逃走,但真的敢於去嘲笑這位公爵的人也不多,畢竟查理二世的兒子還沒能長成,而且出過卡洛斯二世的事情後,國王們在子嗣上,對如何使用巫師都開始謹慎了起來。

上一個長時間被囚禁在倫敦塔,同樣朝不保夕的還有一人——童貞女王伊麗莎白,她也是在侮辱與恐嚇中度過了整個少女時代,但這不妨礙她接過姐姐的王位,誰知道約克公爵會不會是下一個“伊麗莎白先生”?

約克公爵的出現恰如其分,又不至於讓人們覺得英國人太過卑躬屈膝,又能表現出查理二世對即將簽訂的盟約的重視——約克公爵依然是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二繼承人。只是看到約克公爵的人不由得在帽檐下眉來眼去一番——看來英國與法國確實已經成了敵人。

英國與法國的仇怨遠比法國與西班牙,與奧地利的來得深,查理二世與路易十四的友誼只能說是陰差陽錯,機緣巧合,隨著他們的少年時代飛速掠過,康沃爾公爵成了查理二世,英國的護國公一系被掛了墻頭,他們的情感也算是走到了終點——英國與法國即便沒有開戰,也是摩擦不斷,尤其是路易十四有了鐵甲艦之後,英國的艦隊在敦刻爾克戰役後受到了莫大的打擊——除了沉沒的艦船之外,還有的就是他們在西班牙與荷蘭人身上立起的信心。

據一些無法考證的說法,英國人也正在謀劃建立一支鐵甲艦艦隊,不過比起法國人,他們在技術與資金上都可以說是捉襟見肘,也不怪他們會立即決定與利奧波德一世站在一起。

除了這些人,還有對利奧波德一世來說最為重要的六個客人。

六個選帝侯。

當初在“金璽詔書”中,查理四世首次確定了大封建諸侯通過選舉成為皇帝的合法性,確定了帝國的七個選帝侯,他們分別是三個教會選帝侯,四個世俗選帝侯,其中的美因茨與科隆大主教為了私利,在法國對佛蘭德爾、荷蘭的戰爭中站在了法國這邊,他們也確實拿到了好處,現在,他們也因為個人利益,站在奧地利這邊,因為如果法國與西班牙聯統,他們受到的威脅首當其沖。

世俗選帝侯中,萊茵-普法爾茨選侯,薩克森選侯,巴伐利亞選侯已經確定站在利奧波德一世這邊,唯獨已經從勃蘭登堡選侯晉升為普魯士王國的威廉一世,他的兒子已經與法國奧爾良公爵的女兒瑪麗大郡主定下婚約,更微妙的是,這位大郡主豐厚的嫁妝裏還有屬於利奧波德一世的一部分。

威廉一世沒有讓利奧波德一世太過難堪,雖然他已經選擇了路易十四,他在宴會中與選帝侯們站在一起,但等到宴會中途,他就私下覲見了皇帝,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也就是說,”利奧波德一世神色晦暗不明地道:“您們決定了,要在聖神降臨瞻禮時為那兩個孩子舉行婚禮嘍。”

“那是個好日子,”威廉一世不卑不亢地說:“您也這麽覺得吧。”

這個時間當然是經過選擇的,聖神降臨瞻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旬節,復活節之後,五月的月末——戰爭離不開糧食儲備,而且在農忙與收割的時候,除了如路易十四那樣大手筆的常備軍(專職軍人),從農夫轉化來的士兵一定會想著從戰場逃到農地裏去,所以打仗的時候一般會被安排在深秋到嚴冬的那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