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

英諾森十一世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

在他還是一個神父的時候,他渴望過成為第二個烏爾班二世,這位教皇以發起十字軍東征為理由而將自己的名字永遠地銘刻在歷史裏,不過現實證明這種想法已經沒有一絲半點成功的可能性——畢竟天主的長女與奧斯曼土耳其人眉來眼去很久了,哪怕不久前路易十四回應了教會的召喚,在大會戰中擊敗了曾經的盟友,但我們都知道,勝利不會影響國家與國家之間親密的關系,失敗才會。

於是,他在選擇聖名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想起的人是英諾森三世,和他一樣的意大利籍教皇,他最為輝煌的戰績是逼迫英國、丹麥、瑞士、葡萄牙多國稱臣,有著“萬皇之皇”的稱號——英諾森十一世沒奢望過擁有這個顯赫的稱號,但他同樣有著野心。

可惜的是這份野心在他成為教會中樞之後變得黯然失色,羅馬教會在十七世紀到來的時候,已經墮落與衰退到幾乎無法挽回的地步,宗教改革被教士們深惡痛絕,但讓英諾森十一世來說,如果沒有改革,或是改革不再繼續下去,那麽到時候有沒有教會都很難說呢。

他接過潔白的祭衣時,已經很明白了,自己接過的也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教會。

也許有人不敢相信,在教會依然征收著全世界——至少在天主的世界裏——的十一稅,又從聖職買賣、遺產(聖職者)、官司(賄賂與收買)費中大把撈錢,還有著可觀的土地產出,甚至還有一群投資者、銀行家與商業行會的成員兢兢業業地為其效力的時候,依然會入不敷出,瀕臨破產的邊緣。

誰也說不清這些錢都到哪兒去了,也許是那些壯麗的教堂,主教的袍子與馬車、十字架,如同蜂群一般為他們效力的仆從,又或是一些陰謀與交易?反正這些錢款你別想追溯,也別想阻止,不然就算是教皇——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七天教皇”,“三天教皇”,甚至“一天教皇”的,只是很多時候,教會對這些短命的不幸家夥不予記載,就像是他們從來沒有出現過,讓後世的人們迷惑不已。

但英諾森十一世是很清楚的。

他無法清除教會中的泥垢,就只能往上塗刷金子來保持這座地上天堂的輝煌純潔,這也是為什麽,他在成為教皇之前,就開始與法蘭西那位傲慢不遜的年輕國王你來我往的緣故——這位國王睿智、冷靜、強大,最重要的是,有錢……

不是在說笑,英諾森十一世就任後,才發現竟然有人貪汙了宗教裁判所的經費……羅馬教會的教士固然輕蔑那些在他們心中等同於獵犬與馬匹的裁判所成員,但除了一些利欲熏心,見識短淺的人,大部分裁判所的成員都很清楚自己最後的退步之處還是在裏世界,教會截斷了他們的經費,就等同於將他們與教會切割開,讓這群宗教雇傭兵傾向世俗的權力——就像是巴黎的宗教裁判所。

英諾森十一世不想去回憶曾經的那兩位教皇愚蠢到了什麽地步,雖然說,那時候他們如此做也不是毫無理由的,也幾乎成功了,但……如果他們知道會引出如路易十四這樣的怪物,他們肯定會希望路易十三長命百歲。

幸而他在事情失控到無法挽回之前即位了,他馬上補足了各處宗教裁判所的經費——巴黎的也不例外,那可真是有點難,畢竟如果不是沒有別的生財之道了,教士們也不會向裁判所伸手——如果不是有路易十四的擔保,也許英諾森十一世真要參考這位國王的做法,大膽地將聖彼得大教堂典當出去來緩解這份燃眉之急了。

不管怎麽說,有了這份法國國王擔保的貸款,宗教裁判所與教會還不至於撕下最後一層薄薄的遮羞布。當然,法蘭西的路易十四也不是聖人,他做了擔保,也在教會裏插了一個人——曾經的巴黎裁判所的大審判長,也就是接替了巴拉斯的以拉略。

巴拉斯賣了路易十三,巴黎,與之後的前途換來的大主教之位,以拉略一來羅馬就得到了,他還有兩個收入可觀的教區,與那些深受寵愛的主教們毫無區別,大大振奮了那些裏世界教士與修士的心,對此英諾森十一世不置可否,哪怕教會中一直有人指責與詬病此事,但他們真該看看那群國王!

他們只差用出第二個、第三個或是第四個梅林來了,也是巫師們愚蠢地將自己封閉在了裏世界裏,在政治場上沒有一點可取之處,要不然現在羅馬教會中的凡人就要開始恐慌了——如今的羅馬教會必須有與那些巫師對等的力量,不,應該說,是與那些用了巫師的國王對抗的力量!

一想到這裏,英諾森十一世就忍不住要詛咒路易十四,距離他們徹底地將凡俗的權力與裏世界的非凡力量阻隔開來也只有最後一步了,路易十四卻粗魯地闖入其中,像頭野豬般地毀了所有的一切!他們現在的艱難,這位國王至少應該負上一半甚至更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