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一次回到巴黎

既然巴黎已經恢復了平靜,國王、王太後與王弟當然不可能繼續留在聖日耳曼昂萊。

巴黎的盧浮宮首建於十二世紀,只是一座用於防禦的小城堡,後來與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展開了一場“建造”之戰的弗朗索瓦一世在連續拓建了昂布瓦斯城堡,新築了香波堡後,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巴黎,但那時候無論是他的精力還是他的錢財都力有不逮,在拆除了城堡的主塔後,工程進度就大大地放緩了,他的“女像柱廳”(仿造古希臘建築風格,由四位無臂女神像作為立柱支撐舞台)被他的兒子亨利二世接手繼續建造,亨利二世還完成了這座方形建築(後期)左翼的建造工作,但之後的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與亨利三世(三兄弟)的頻繁輪轉又令得這項浩大的工程停滯了下來——亨利三世無嗣,來自於納瓦拉的亨利·德·波旁成為了新王亨利四世,他娶了亨利二世與凱瑟琳的小女兒瑪格麗特(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瑪戈王後)為後。

亨利二世的王後,也就是凱瑟琳·德·美第奇在亡夫辭世後就離開了盧浮宮,但她沒有走得太遠,只在距離盧浮宮一千五百尺的地方重新建造宮殿,宮殿被命名為杜勒裏宮,在宮殿前方,依照佛羅倫薩人的慣例,有兩個方形的花園,也就是杜勒裏花園,花園的外側有一條寬闊的林蔭步道,它在後世成為了巴黎中軸線的一部分。

不過這座新宮在凱瑟琳去世的時候仍然有尚未完成的部分,後來是亨利四世——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亨利四世的身份,因為作為納瓦拉國王,他信奉新教,而且在之後的許多年都沒有改信,這讓大部分都是天主教徒的法國人非常不滿,而且他的加冕儀式也不是在蘭斯大教堂完成的,所以雖然他之後改信了,還是不斷有人質疑他的正統性,或許正是為了證明這一點,他不但完成了杜勒裏宮的工程,還將杜勒裏宮與原先的盧浮宮用一條長長的畫廊連接了起來——就是大畫廊。

而等到他的兒子路易十三(後來亨利四世與瑪格麗特以無子嗣為理由離婚,娶了美第奇家族的瑪麗·德·美第奇)當政,盧浮宮這座方形建築的右翼才告完工,這座龐大的建築終於勉強有了一些模糊的雛形。

從弗朗索瓦一世開始,法國的國王們就致力於搜集大量的藝術品,如雕像、繪畫、書籍等等來彰顯自己的財力與藝術欣賞能力,而來自於美第奇家族的兩位王後更是將意大利人的浮誇與奢靡的愛好帶進了森嚴的宮廷,在路易十三在世的時候,即便沒有後世的富麗輝煌,盧浮宮還是相當精致舒適的,但從路易十三離開人世後,國王年幼,王太後與主教又忙於朝政,王宮裏的侍從與奴仆就慢慢地懈怠了起來,這座巨大的王宮也逐漸頹廢荒涼了起來。

灰塵堆積,植物到處生長,小動物們到處亂鉆亂竄,甚至有人在大畫廊裏看見了狐狸。

等到王太後瑪麗與國王路易,還有王弟與主教們在投石黨人的逼迫下倉皇逃走,這座宮殿也成為了暴民的狂歡場所,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席卷一空,從畫像邊框的金箔到懸掛在窗戶上的帷幔,雕像被推倒,墻角被熏黑,柱子上刻著令人不忍目睹的歪斜字跡,滿是些褻瀆之言,這樣的地方當然不能再讓尊貴的國王居住,所以他們就轉移到了另一處行宮裏。

說起這座行宮,它原本是一座伯爵的府邸,距離盧浮宮很近,後來被紅衣主教黎塞留買了下來並擴建,黎塞留臨終時將這座宅邸贈送給路易十三,現在順理成章地歸屬路易十四擁有。

因為不確定各處還有沒有暴民的緣故,國王一行人在夜幕低垂的時候回到了巴黎,馬車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搖晃著前進,路易看向王太後,她的臉上並無喜悅,只有疲倦與煩躁,很明顯,雖然奧地利的安妮與美第奇的瑪麗同樣不諳政務,卻也知道,回到巴黎才是真正戰鬥的開始。

黎塞留邸裏已經有紅衣主教馬紮然的仆人,這些仆人雖然不比宮中的侍從有身份,卻要更為盡忠守責,路易一進到府邸裏,就在他寢室的隔壁房間裏,壁爐中的火就已在熊熊燃燒,壁爐前是一只被打造成船型的白錫浴缸,浴缸裏覆蓋著珍貴的絲綢,免得可能的尖刺刺傷國王的皮膚,壁爐上掛著的鍋子不斷地將幹凈的水燒滾,與涼水混合後倒入浴缸。

仆人們還一絲不苟裏在浴水裏放進藥袋,藥袋裏有磨碎的迷叠香、薰衣草與沒藥。這倒不是路易的要求,說起除垢殺菌,他更相信橄欖油皂,但現在的人們更信任這些經過醫師與占星師們推薦的藥草……不過他也不會多說些什麽,畢竟自黑死病爆發後,洗澡就成了一件令人聞之色變的可怕事情,要洗澡,必須讓醫生證明你生了病,必須藥浴才不至於讓人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