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3/4頁)

【必須的吧,田徑精英選拔賽,圈子裏不是都傳遍了?就是為了奧運多篩選一些備選選手的。】

【剛剛謙少在聊的那個選手,叫邵若軒的,你們有印象的嗎?】

【邵若軒?好像有點眼熟……】

【怎麽的?我的位置比較靠後聽不見謙少他們在聊什麽,這是謙少看好的選手嗎?】

【沒錯,謙少說他三年很看好這個邵若軒的。】

【誒,等等……三年前?我想起來了!那年大獎賽上是出過一個黑馬選手,沒錯!就是叫邵若軒的!】

【這麽說來這名字我也有點印象,不過感覺冒頭的時間不久,很快就銷聲匿跡了的樣子,這兩年應該沒跑出過什麽成績吧?】

【不用應該,就是肯定沒跑出來!要不不至於咱們沒什麽印象。】

這群裏的田徑迷們聊得火熱,但是絕大多數田徑迷都覺得有點疑惑,蘇謙為什麽會看好這個邵若軒。

【哎呀,大概也就是看走眼了吧,謙少那時候也才十四歲呢吧?觀察力再強,那還不許人看走眼一回的?】

【嗯,我覺得也是。】

這群裏的田徑迷們倒也不覺得蘇謙當初看走眼有什麽不行的,畢竟蘇謙他就是個運動員,他有他的主業,只要他的主業牛逼,別的什麽所謂觀察力強弱這些,都只是額外讓他們更加為蘇謙驕傲的添頭,就算沒了也沒什麽所謂。

倒是有人開玩笑地發了個微博。

【哎呀,14歲時的謙少大概要看走眼了。不過沒關系,謙少我還是永遠都支持你!!@蘇謙謙謙】

這條微博就像是許多人無聊時@蘇謙一樣,並沒有被什麽人關注到,在蘇謙沒有開陌生人@提醒的情況下,他也看不到這個消息。

這一時興起的田徑迷發完了這條微博自己也就忘了這事兒了,而這會兒,賽場上,男子200米短跑的預賽也終於就要拉開帷幕了。

許多田徑迷都不再嬉鬧,專注地看起了眼前即將開始的比賽。

在200米最佳觀賽位置的最前排,蘇謙和張林文也認真地將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賽場上,等待馬上將要開始的男子200米短跑預賽。

這一次的全國精英選拔賽,采用的晉級方式和世錦賽基本一致。

預賽48名選手,分為6個預賽組比賽,各組的前3名直接晉級,同時剩余選手中的前6名遞補晉級,總計24名選手可以進入半決賽。

在半決賽中,則是3個半決賽小組,各組前兩名直接晉級,剩余選手中排名前2的遞補晉級進入決賽。

蘇謙、張林文,還有同樣在場的教練們,都會從各自的角度觀察這些選手。

邢遠志在他們前來觀看比賽前也交代過,對這些選手的觀察,不局限於最終進入決賽的或者贏得前幾名的選手,而是要從選手的各種技術特點、技術能力和選手的各項特質上盡可能地發覺閃光點,最終將選擇在場各個教練包括蘇謙在內,他們各自覺得具備潛力的選手,再進行深入的考察。

但是預賽能夠觀察到的信息畢竟有限,所以,其實從預賽開始之前,蘇謙就先從各個選手的訓練數據中先圈中了他認為有深入觀察價值的選手。

而在比賽之後,蘇謙他們還會根據他們現場錄下來的視頻,再復盤回看,觀察其它非重點關注的選手之中有沒有被遺漏的人才存在。

這項工作,其實不可謂不繁重,為了盡可能地確保準確性,從第一組選手登場開始各自的預備動作時,蘇謙就屏息凝神不再說話,專注地投入到了對賽場上選手們表現的觀察之中。

現場的這些選手其實也知道這一次的比賽對他們的重要性。

早在比賽開始之前,他們的教練就已經對他們耳提面命——想要跨進國家隊的門檻,眼下這就是最好的一次機會。

也因此,賽場上的這些選手們哪怕是面對預賽,都個個兒摩拳擦掌,全都是一副要全力以赴的模樣。

當然,有的選手因為這種緊張和期待,表現出了格外優秀的大賽素質,也有的選手則顯得有些僵硬瑟縮,因為過多的關注和‘正在被國家隊教練觀察’的壓力,壓得有些伸展不開手腳。

蘇謙將這些情況一一都看在眼裏。

然後他的目光看向了預賽第一組中,顯得有些沉寂的邵若軒。

邵若軒在場上應該是沒有什麽相熟的選手朋友,當然,在這樣的比賽場上,有沒有相熟的朋友都沒有所謂,他只是沉默地在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狀態,在調節完起跑器之後,一雙眼看著眼前的賽道,似乎在看一條他最孤寂的路。

從蘇謙的角度不太能看得清邵若軒的神情,但是蘇謙莫名就是覺得,邵若軒在這樣一場國內賽中,有了一股孤注一擲的感覺。

蘇謙皺著眉頭,看著這場普通的預賽,但是在其他選手或興奮或緊張的情況下,邵若軒卻仿佛一匹孤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