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更)(第2/2頁)

“那麽石川君的意思是,200米的20秒94對蘇選手而言,並不是一次成績的爆發,而有可能只是他通常應有的成績?”

石川一郎臉色嚴肅,沉沉地點了點頭:“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川崎電視台的一眾嘉賓在得到這個結論後,都沒忍住變得臉色復雜起來:“果然是未來的大魔王呀……!”

蘇謙並不知道,自己的一個賽後采訪回答,竟然讓川崎電視台中為宮城圭悟慶賀重新打開20秒10大關的慶賀氛圍都減淡了這麽許多。

在采訪結束返回休息室後,遊雲已經為他準備好補充體能的飲品,當然他也聽到了蘇謙面對記者時的疑問。

眼見蘇謙回到休息室後,臉上仍舊帶著一些疑問。

遊雲想了想,笑著問:“你覺得自己今天全程的狀態都非常好,所以對於自己成績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感到有疑問?”

蘇謙眨了眨眼,在聽到遊雲的這個問題之後,他腦子裏靈光一閃,恍然大悟:“啊,雲哥,你是在提醒我,或許就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全程的狀態都非常好,所以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遊雲笑了笑,沒有說話,但蘇謙卻順著這個思路,很快想到了許多。

雖然看起來,200米好像並不像400米短跑一樣需要特別注重節奏,但是事實上,200米短跑全程也還是有‘節奏’這個問題存在的。

並且既往來說,國家隊內部的研究組就曾經就200米的關鍵影響賽段做過相應的數據分析,將起跑反應時、0-50米、50-150米、150米-200米等賽段拆分,做過不同賽段對最終成績影響的權重分析。

與起跑階段對100米這種直線賽道成績影響權重較高的情況不同,起跑反應時在200米這個項目上的影響,整體相對是偏弱的。

對200米短跑而言,影響最終成績權重最高的,應該是50米到150米的賽段。

這個階段的賽段,考驗的一個是選手自身的身體供能能力,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彎道切直道之後,對選手技術實力、直道最高速度能力的一個考驗。

總之,總結起來就是說,在200米短跑上,實際也是具體體能分配速度調整這個課題的,畢竟沒有人能夠從頭到尾全速沖刺到最終。

蘇謙覺得自己今天全程狀態都非常出色,整體跑程中都處於非常興奮的狀態,他沒有刻意控制過自己的全程速度狀態。

那麽最終的問題很可能就是來源於此。

譬如他表現得非常好的起跑反應階段,實際上當然這也是他狀態好的一個表現,但是這對他最終的成績影響並不大。

而在整個跑程中,他的狀態都是亢奮的,甚至賽前他的狀態也顯得有一些過度亢奮。

從上午的比賽結束後,到下午比賽的過程中,他的精神始終保持著這種興奮和期待的狀態,這無形中也是對他精神和體能狀態的一種提前消耗。

等蘇謙盤腿坐在休息室,一手托著下巴,思考完自己全天的狀態之後,他才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雲哥,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了。”

對於運動員而言,‘狀態’這個詞真的很像是玄學。

狀態好、狀態差,過度緊張和過度亢奮,這中間都有一把看不到摸不著的尺子懸浮在其中。

有的時候緊張未必就不好,適度的緊張可以幫助他們找到狀態,但是過度的提早亢奮,以及在比賽之中因為興奮而亂了尺度,這對於運動員的成績,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影響。

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創造一個優秀的成績,甚至還有可能與比賽地所處的海拔緯度、濕度溫度相關,還有一整個賽季期間教練對於運動員賽季間訓練與休賽期訓練、賽季賽程安排等等,也都對運動員的最終成績有著莫大的影響。

“唉……當個運動員可真是太難了。”蘇謙一臉憂郁。

遊雲揉了揉他的腦袋,認真道:“我也有錯,下午看你狀態略微興奮,我沒有提前察覺,我們都應該記住這一次的教訓。”

蘇謙乖乖地點了點頭,然後低頭噼裏啪啦在手機上發了一條新的微博消息。

蘇謙謙謙:【=3=今天的200米表現一般,剛剛跟雲哥做了簡單的賽後復盤總結,下次比賽加油!!!】

好家夥!

國內田徑迷們正在歡慶蘇謙在本次川崎挑戰賽上的出色表現呢,結果正主兒就蹦了出來,發了這麽一條反思的微博。

田徑迷們原本還等著蘇謙出來發個慶祝微博,然後湊上去給他好好慶賀一番呢。

結果看到蘇謙的這個微博內容之後,齊刷刷地停住了腳步。

啊這。

過了許久之後,知名的200米短跑粉絲‘精神跑步大師’魏哲成的微博發了條消息。

精神跑步大師:【啊,嗅到了久違的,凡爾賽的味道。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