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端倪(第6/7頁)

順著他這思路一琢磨,雍正就萬分遭不住:“別別別,十三弟可快別說了。朕是怕了那塊蒸不熟煮不爛的滾刀肉。明明也不蠢、不笨,偏沒點子野心。只想當個逍遙王,吃喝玩樂。”

“罷罷罷,牛不喝水也不能強摁頭。否則真有個什麽差池,朕真是,百年後都沒臉見列祖列宗了。由著他如何吧,一個閑王罷了。便把福晉寵上天,也影響不到什麽。”

朕,朕就先試著□□□□弘歷,不行就培養福慧。還不能……雍正皺眉,那下次選秀後宮就進幾個好生養的吧!

當然若可以,他還是盡量教弘歷。畢竟他生於康熙十七年,如今也近天命之年了。若一個天不假年,大清就得再度面臨主少國疑、臣強主弱的危險場面。

為免這等尷尬,雍正是盡心盡力地掰正弘歷。可……

那混賬就是這麽的不堪造就!

雍正看著那厚厚一沓的資料,心中氣血翻湧,聲音中都含著恨:“消息屬實麽?關於吳紮庫氏的謠言,還真是弘歷那混賬一手策劃?”

“是。”允祥拱手:“許他也沒做過此等事,手中可使喚的人手也有限吧。倉促間,難免露了些形跡。現在經手的除了他的近侍吳書來外,已經悉數滅口。但種種跡象,還是指向弘歷侄兒。”

“那吳書來雖只是個太監,但也代表了弘歷的臉

面。臣弟不敢擅專,遂先報到了皇上這裏。您看……”

“查!”雍正拍案:“給朕一查到底,來人,這就給朕拘了那狗奴才來。朕倒看看,這裏面到底有什麽彎彎繞繞!”

前頭都說了,富察家樹大根深,親朋故舊遍布朝野。便今日被盛怒下的雍正派去緝拿吳書來的人中,都有那麽個四福晉富察氏的遠房表哥。因這點子親緣,也因為深深相信如今的三個皇子中,四阿哥最有希望。

於是抓捕吳書來的時候,他就特別隱秘而自然地給弘歷透露了點關鍵信息。

謠言事泄,十三爺已經掌握關鍵證據……

短短一句話,仿若天雷般徑直劈在弘歷身上,直讓他頭暈眼花,怕到無以復加。

生在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的戲碼從小看到大,他可比誰都知道皇阿瑪對手足相殘的深惡痛絕。如今他掌握了關鍵證據,又拘了吳書來。就,就說明處罰已經再半路上了,一個應對不慎,他說不定就落得個比弘時更慘的下場。

經歷最初的惶恐後,富察氏就一直關注著自家爺的反應。見他一臉天塌下來的表情,還有什麽不明白?虧她前幾天還暗自腹誹,哪兒來的蠢豬出的這般蠢招兒?

鬧了半天,蠢豬……

咳咳,大抵是那夫妻倆最近的順遂,刺激得爺失去了理智吧?

富察氏下意識地為弘歷找理由,並勸了他句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怎麽兩人商量商量,也比一個人苦思強。

特別輕易地就讓弘歷想起了她前頭的分析,趕緊長話短說把事情說了個清楚明白。然後用一種特別希冀的目光看著她:“依福晉之見,爺現在要怎麽辦?”

富察氏:!!!

想說累了,毀滅吧!

可二伯倒台,整個二房都被帶累。老一輩故去的故去,不中用的不中用,少輩還遠沒成長到能獨當一面的程度。她這個四福晉就得好好的,成為家中兄弟們的依仗。再苦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思及此,富察氏微笑:“爺別慌,事情已經發生了,再如何惶急也於事無補。我們能做的,就是靜下心來,仔細推敲看怎麽個避重就輕

法兒!”

允祥辦案經驗豐富,刑訊上特別的有一套。

都沒用一個時辰,原還咬緊牙關不開口,寧死也要護著他們爺的吳書來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聽得雍正臉上鐵青,目眥欲裂。

等弘歷被傳來的時候,面對的就是這麽一片暴風雨前的天空:“說吧,為什麽?怎麽就沒了心胸廉恥,也把皇家體面忘到了腦後?身為皇子阿哥,卻用這等低俗卑劣的手段。你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裏了麽?”

“你與弘晝同年生,打小玩在一處、學在一處。弘晝處處敬重你,百般替你求肯。甚至說過讓朕禁足他,將你放出來的話。可你呢?你是怎麽回報他這份真心的?”

“大肆散播謠言,又暗使馬齊等居中配合。給他潑了一身懼內、耙耳朵的臟水不算,還直接將兵部擠了出去……”

“呵,你就是這麽盼著他上進的?”

皇阿瑪雙目如劍,像能劈開表面的層層迷霧,勘破他內心深處的不堪般。直讓弘歷心跳如擂鼓,強烈想避開。可事關以後子孫是皇族還是宗室,他到底堅強挺住。直直跪下,大顆大顆的眼淚掉下來:“皇阿瑪,兒子冤枉啊!”

“誠,誠然謠言事確跟兒子有關,但兒子真沒有什麽壞心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