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長樂宮前(第2/2頁)

所以馬越的話語,其實也是一種暗示:他會支持蕭由來競爭丞相之位,希望蕭由在封建之時也能夠投桃報李。

“哈哈,如今兩個江充都已經死去,我大事已了,只待此次朝會之後,便向阿和請辭。”蕭由微微一笑:“丞相位高權重,豈是我這區區小吏能擔之,馬將軍,你莫要胡說了。”

馬越只道他是在謙遜,當即道:“蕭先生可萬勿萌生退意,主公身邊還離不得蕭先生!”

蕭由只是搖頭,不再答話。

因為此時,他們已經看到了自長樂大街南過來的趙和儀仗了。

大秦聖祖皇帝開始擴建鹹陽城,此時的鹹陽城與始皇帝時相比已經大了數倍不止,而此後歷代天子營建城池宮室時都嚴格注意布局整齊與街道寬闊。長樂宮前的這條禦街雖然不是鹹陽城的中軸,卻也寬達一百二十步,道路兩側栽種著各式各樣的樹木,如今都已經有數十年之久,因此這些樹木高者參天,亭亭如蓋。

趙和的隊伍沒有走在道路最中間。

依照此時的規矩,道路最中間是天子之道,唯有天子儀仗才能行進,趙和雖然自稱要當皇帝,但在選擇道路時,還是有意走在偏右的道路之側,與普通官員、百姓一般二無。

這條道路趙和不是第一次走。

在他看來,這道路與他此前過來也沒有什麽區別,直到他發覺道旁數棵大樹都已經呈現焦枯之色,而為焦黑卻不象是近期所致,這才有些訝然:“這邊是怎麽回事?”

“啟稟大都護,這是數月之前有百姓自稱行西王母詔籌,自外地流入鹹陽,然後縱火焚燒馬槽而致。”趙和身邊有熟悉鹹陽情形的官吏答道,答到末了,他眼神微閃,又道:“彼時有讖語曰,‘槽失火,殃及樹,衣裳新,人物故’,此後不久,便有曹猛身亡之事。”

見趙和若有所思,此人又道:“樹者,木也,馬槽失火,燒去樹木,便是一個曹字,所指者當為曹猛……”

“行了。”趙和道。

那官員一懍,當即閉嘴不言。

趙和嘴角微微翹了翹,瞄了這位官員一眼。

他記得此人叫田珍,是如今的鹹陽令,此時趙和的身份尚不明確,百官中職位高者大多又是司馬亮之黨而在獄中,他倒算得上是鹹陽城中比較重要的人物了。

這個人有點意思。

“我師從張衡,他是陰陽家牽星一脈大宗師,讖緯之說,呵呵……”趙和淡淡說了一句,然後皺眉道:“倒是行西王母詔籌之事,究竟是怎麽回事?”

田珍正待再說話,路旁稍遠處,卻有人揚聲道:“大都護欲問此事,當問之於我,田珍一介佞人,巧言令色,必不會直言!”

此人聲音一出,田珍頓時露出驚恐之色,而道路之旁,更是一陣騷動。

趙和循聲望去,看到道旁有一書生模樣的人拱手肅立。

趙和的儀仗並沒有驅趕百姓,只不過城中自有軍士維持秩序,將圍觀的百姓隔離在十余步外。故此趙和與田珍的對話,會被此人聽到,而此人揚聲插嘴,也傳入到趙和的耳中。

“你是何人?”趙和心中微微一動,示意軍士暫勿拘捕此人,而是向他問道。

“三川司馬氏,太學生司馬奐。”那人肅然答道。

聽到“三川司馬氏”,趙和眉頭便輕輕一皺。

他對三川司馬氏沒有好感,故此,在他的清算名單之中,三川司馬氏排位極高,對於這個龐大的家族,他已經有所安排,東海的那幾個大島,正適合這個家族去經營。

不過他看這個名為司馬奐的器宇軒昂,一副有所憑恃的模樣,心裏不免有些好奇。而且今日情形特殊,哪怕是他這樣的人物,多少也要做出些模樣給別人看。

“你既出此言,還請與我分說一番,這行西王母詔籌是何事端?”趙和不緊不慢地問道。

“只因此前曹猛擅權,窮兵黷武,百姓生計無著,便假借西王母之名,行詛咒之事。”司馬奐沉聲道:“所謂讖緯,不過是巧合,便民心自是天心,民意自是天意,千夫所指尚且無疾而終,況且民怨近乎天怒?曹猛身亡,便是因此!”

他說到這裏,向前踏出一步,拱手彎腰:“往者可鑒,大都護當不忘教訓,勿重蹈曹猛覆轍,選賢任能,與民生息,如此……”

他彎腰低頭說話,看上去完全沒有危害,但就在這時,他猛然咬牙,手在自己胸腹之間一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