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直白

到底有沒有獸人之王?

這個問題比事實本身更可怕。

從西頓半人馬大舉入侵東開拓領開始,撒桑領主與光輝騎士團的主力聯軍被困開拓領防線,佛利德斯牧首點燃紅煙烽火,到諸王國響應戰爭召喚已過去十一個月了。各方勢力或明或暗地搜尋獸人之王的蹤跡,卻始終未能得到一個明確的結果。

王國的全面戰爭動員需要耗費大量物資,領主積累的財富縮水大半,生產建設減緩,影響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無論他是貴族還是平民,是子民還是自由民。可是,諸國援軍已各就各位,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時候,有沒有獸人之王已經不重要了,反正來都已經來了,不打也得打。沒有獸人之王反而是件好事,戰爭規模和軍事壓力會小很多,大家無非就是幫助撒桑帝國消滅西頓半人馬,拓展帝國領土。等打完了仗,國王們再同撒桑帝國私下裏談補償。

總之,不能牽涉到教會高層,這會動搖教會的公信力,危害人類國度的協防機制,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人類王國之間的利益鬥爭始終有教會約束,戰爭規模小的可憐。例如,撒桑帝國與南方三王國的戰爭,更像是一次次的盜匪搶劫。撒桑騎兵進攻多鐸村落,對方不抵抗不殺,投降不殺,只搶走糧食、農具、牲畜、所有金屬件、搗毀農田和房屋,最多就是搶走一些容貌出眾的年輕女子。他們的目的是制造難民、制造饑荒,好讓青麥能賣個好價錢。多鐸騎士抓捕撒桑騎兵,也盡量不傷及對方的性命,不造成殘疾,罰他們作苦役,再向撒桑領主勒索大筆贖金。

雙方的默契建立在教會的協調機制上,交換俘虜、收取贖金、買賣糧食和礦物全通過神父出面斡旋。歸根結底,教會數千年的公信力維系著人類國度的基本秩序,確保領主不會陷入無休止的內戰。

如果教會失去了公信力,誰來制定並監督新秩序,避免人類國度的內耗?

要知道,獸人吃人,人也吃獸人,雙方沒有妥協的余地,只有你死我活的殘酷戰爭。人類國度失去軸心,那大家一起等死吧!

特斯蒂爾運轉鬥氣才能消解如芒在背的感覺。金眼伯爵的目光犀利如劍,不容他退縮迂回,敷衍了事,只能正面回應。

40萬西頓半人馬戰士千裏突襲,驅策百萬獸人奴隸滲透撒桑帝國境內,光輝騎士團和撒桑領主猝不及防。這種程度的危機,佛利德斯牧師點燃紅煙烽火,召集諸國支援,沒有任何不當。

可是,半人馬大軍與撒桑主力相互牽制,並沒有深入帝國腹地,屠戮民眾。而且半人馬百萬不到的數量需要占據比撒桑帝國還要大的肥沃土地,可見它們的後勤生產能力有多糟糕,它們打遊擊戰還可以,絕對打不了一場全面戰爭。

特斯蒂爾對半人馬的愚蠢行動很費解,又找不到獸人之王。事到如今,巨石要塞戰區大軍雲集,東開拓領戰區數十萬將士摩拳擦掌,而西頓半人馬的糧草快要耗盡,它們想不死都難。

危機一旦解除,各種不協調的聲音都會冒出來。有人會說,這場戰爭是半人馬自殺送死,根本沒有獸人之王,特斯蒂爾大團長點燃紅煙烽火是利用教會的公信力,召集諸王國的軍隊替撒桑帝國開疆拓土。

至於佛利德斯點燃紅煙烽火的緊迫感和正確性,誰在乎?

這種聲音極有可能是從教會內部發出的,因為成功與危機是雙生子,教會的權力結構需要新的平衡,才能應對特斯蒂爾的非凡戰功所帶來的巨大沖擊。

特斯蒂爾已經做好了受質疑的準備,並提前做出相應的部署,可他萬萬沒想,戰爭還沒有獲得最終勝利,金眼伯爵率先向其發難。

沒有人願意動搖教會的公信力,但金眼伯爵發出的質疑幾乎可以代表除撒桑帝國和納維爾王國之外的所有世俗領主。撒桑和納維爾是戰爭的受益方,而其他王國都有不小的損失。

既然教會的公信力不能動搖,那教會內部就要有人承擔相應的政治後果,以平息外部紛爭。

政治博弈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強弱利弊,誰質疑特斯蒂爾大團長,同樣要承擔政治後果。普通領主敢跳出來質疑特斯蒂爾,引發唯一的政治後果就是被裁判所關押到死,特斯蒂爾什麽事都沒有。

維克多表弟不依不饒,特斯蒂爾覺得自己要糟了。

國王的質問和平民的質問能一樣嗎?

這時候,討論獸人之王是否存在,沒有意義。特斯蒂爾有理由相信金眼伯爵對光輝騎士團有利益訴求,故意用敏感的問題要挾他,換取談判的籌碼。

蘭德爾伯爵和薔薇女王步調一致,從他們過去的治政舉措來看,人馬丘陵對開拓南大陸早有圖謀,他們想要的無非就是教會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