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2頁)

又道:“淑妃娘家有個侄女,與太子同歲,但還比太子要略大幾個月。此女自幼與太子一同長大,算是青梅竹馬吧。淑妃一直都想把這個郭氏女塞到東宮來做太子姬妾。哪怕當時你們的親事已經定下了,淑妃也還勸過太子,要他接納郭氏。但被太子拒絕了。”

唐氏忽然想起來什麽,猶豫著說:“那位姑娘,我好像見過,在長春宮裏。她喊淑妃姑母,還對我很熱情。她……她竟與太子同歲?那到現在都沒定親嗎?”

其實當時看到郭氏女時,唐氏便能看出來她該是要年長自己幾歲的。但這種話,她不好問,所以也只是在心中嘀咕了一下。

但沒想到,她竟二十四歲了。

看她梳的頭並非婦人頭,想來是還沒嫁過人的。可若也還沒定親的話,豈不是……

“定親?好像還沒有,沒聽說過。”也就兩三個月前,淑妃還能求太子收了她,她那個時候是還沒婚配的。如今不過才兩三個月過去,想來不會這麽快。

而且憑她對淑妃的了解,淑妃怕是不會就這麽善罷甘休。

此番刻意接近太子妃,怕也是有什麽陰謀在。只不過淑妃姑侄心思深沉難測,這個陰謀她暫時想不到。

但左不過應該就是和讓郭雲蘿入宮有關吧。

難道,是想讓郭雲蘿先和太子妃搞好交情,然後再由太子妃去幫忙說情?

姚品嫻覺得這很不可思議。

唐氏心中的糾結沒了後,二人便一道往坤寧宮去請安。

恰巧這會兒聖上也在。

二人先給聖上請了安後,又給皇後請了安。

自皇後與太子母子關系有所緩和後,如今再提起淑妃,皇後倒沒從前那麽激憤了。似有漸漸看得開、放得下的意思。

皇後不再事事針對淑妃,且脾氣也變得比從前溫和許多後,聖上倒更願意常往坤寧宮來。

只不過,皇後對聖上並不熱情。他來她也不攆他走,只是也不會去奉承著他,權當他是個透明人兒,只偶爾不得已時,才會答個幾句話。

只是皇後心中還有些生太子妃的氣,瞧見她來,皇後不免要刺一句:“太子妃今日怎麽沒去長春宮?反而來了本宮這裏。”

唐氏聽了姚品嫻一番話後,心中已經有了決策和取舍。既是有了取舍,她這會兒自然會把自己的態度表現出來。

所以唐氏說:“兒媳孝敬皇後娘娘是應當應分的事,總往長春宮跑,又算什麽。”又主動解釋,“從前兒媳過去長春宮走動,是淑妃娘娘差派了人來叫兒媳過去的。若她不差人來叫,兒媳也萬不會主動去長春宮請安,萬沒有這個道理在。”

皇後聽出了太子妃的意思,不免朝一旁魏王妃望去一眼。但見魏王妃悄悄給她遞了個眼神後,皇後這才知道這二人是談過心了的。

皇後坐正了些身子,余光瞥了眼一旁端坐的聖上,但卻是看著太子妃說的話。

她道:“你乃儲後,正一品的太子妃,未來的國母娘娘。她不過只是四妃之末的淑妃,你怎好去給她請安?這宮裏,難道都沒有規矩了嗎?”

聖上知道這話是說給他聽的,但他卻充耳未聞,不吭聲,不接話。

唐氏也有幾分聰明和機靈勁兒,既知道了淑妃的心思,她自然是完全向皇後投誠的。

所以,她又說:“淑妃那裏有一位姐姐,兒媳每次去時,她都對兒媳十分的好。兒媳聽她喚淑妃姑母,想來是淑妃娘娘娘家的侄女。”

提起此女來,皇後不免就失聲笑了起來。

她側首望向一旁的聖上,對他說:“看來,淑妃這是還沒死心呢。只是臣妾不知道,太子都直言拒絕了納郭氏女進東宮了,已經明確的說了他不喜歡,怎麽淑妃就是不肯放過太子呢?太子是好,可這天下能配她的好兒郎多的是,她就非太子不嫁嗎?她怎麽就如此有自信呢。”

“臣妾還真沒見過如此厚臉皮的人,要才無才,要貌無貌,要德更是無德……她怎麽就覺得她能進東宮伺候太子?”

皇後是很不願說這些粗言鄙語去辱罵一個女子的,只不過,這淑妃姑侄二人實在太過令她厭惡,她即便想體面一些,也是壓不住心中那股火氣。

聖上也很尷尬,但他還是幫腔了幾句道:“這郭氏女也是個癡情女子,也是個可憐人。她自幼便與太子相識,從小見識到了太子的才貌與風雅,又怎再會放別的男子在心中。”

皇後道:“臣妾知道,聖上憐惜這對姑侄的癡情,對此臣妾不做多言。但也請聖上心疼心疼太子吧,太子早說過,他要效仿先帝,此生只娶一個。他既已娶了唐氏,你若再逼他納姬妾,豈不是傷了他的心?那在聖上心中,是願意更憐惜太子一些,還是淑妃姑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