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2頁)

她高興是因為,她已經想到自己可以通過什麽樣的方法順其自然的結識東宮太子了。好在她是多活了幾年的人,對未來幾年的事,她知道的要比別人多很多。

這幾天,她把時間一遍遍的捋順,捋了好幾遍,並把每個時間段的大事件和小事件都陳列了出來。

她發現,不久東南沿海之地將會出水寇,而這次,聖上沒用軍功赫赫的魏王,而是命東宮太子掛帥出征。而太子,卻在這次的剿水匪中受了傷。

當時朝廷對外稱的是太子在剿匪中受了傷,因傷得嚴重,故而需要好好靜養一段時日。那一年時間內,太子從未出現過在任何人面前,更是沒上過朝。漸漸的,朝中,甚至是天下,都不由紛紛議論起來,是不是太子遭遇了什麽不測。

是不是太子早已經不在人世了,只是聖上怕會因此而引起朝廷動亂,故而一直秘不發喪。

但就在眾人皆議論紛紛時,太子卻又突然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很奇怪的是,很快的,太子就迎娶了一個南方小城的商戶女。商戶女唐姓,雖說是當朝尹閣老的外孫,但唐家卻只是小門小戶的行商人家。

當朝太子卻堅持要迎娶一個商戶出身的女子,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但這些日子,她自己好一番分析推斷後,總算是大概能想到原因。

估計太子閉門不出的這一年內,他人根本就不在京中。不但不在京中,而且應該還受了很重的傷,甚至,是傷得昏迷不醒,或是失了記憶。

如若不然的話,他不會不京養傷,更不會不往京中送個信來。

而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結識了唐氏女,甚至有了夫妻之實。所以,等太子恢復了記憶,再到京中後,才會這般堅持要娶唐氏女為妻。

而若是她能提前找到唐氏女,就能偶遇太子。

當年太子迎娶商戶女一事滿京傳揚得轟轟烈烈,唐家的底細,根本也不難打探。

姚品妍這會兒心裏有了打算,知道接下來路該怎麽走,自然就把高興寫在了臉上。

見孫女心情似乎還不錯,姚老太太倒松了口氣。

“妍兒你看,祖母給你帶了什麽。”老太太伸手從丫鬟手上接過食盒,遞去姚品妍跟前,“瞧,是杏花樓的點心。”

這會兒心情好,對家人的態度自然也會不一樣。

所以,當再面對祖母對她的好時,她也能盡量不去想那些不高興的事,也盡量不再去怪她。

“祖母是特意命人去杏花樓買的嗎?”心情好,胃口自然也就好,再看到自己最喜歡的點心,當然就更高興了。

姚老太太倒沒必要攬這個功,只實話說:“這是那位沈大人買來孝敬我老婆子的,我想著,你自幼就愛吃這家的點心,故而便親自送來給你吃。”

聽到這個話,姚品妍心中也很感動。同時,她也為之前怪過祖母而自責。

因為心虛,所以她避開了老人家目光,只隨便問道:“就是當年寄住在我們家一陣子的那位沈公子?”

“是他。”如今只要提到沈寒清,老太太總是高興得合不攏嘴的,“當年就覺得他並非池中物,果然,如今年紀輕輕就飛黃騰達了。”

“他今年也就二十五六的年紀,就做了正三品京官兒。你父親到了不惑之年,才任的大理寺卿。”

“是嗎?”姚品妍對沈寒清印象淺薄,也無甚興趣,只淡淡敷衍了句“那他的確挺厲害的”後,就立即轉了話頭,說去了別處,“祖母,您來得正好,孫兒正有話要和您說。”

“什麽事,你說。”二人皆坐下後,老太太便認真望著她。

姚品妍則笑道:“有許久沒見過我外祖母了,想著如今她老人家年紀也大了,便心疼。前些日子她寄來的信中,有說到近日來身子不好,也十分思念孫兒。所以,孫兒想即刻就啟程,去她老人家身邊住些日子,也算是盡點孝心。”

姚品妍的外祖溫家在南方,雖和唐氏女不在一個地方,但若是到了溫家後,再尋借口去唐氏所在的榆桐縣,便方便多了。

姚品妍那邊想到了朝中即將發生的大事,姚品嫻這邊自然也考慮到了這件事。

不過,姚品嫻卻沒打算插手去幹預。太子此番有驚,但卻無險,受點皮肉苦,倒也沒什麽。何況,太子若無此劫數的話,又如何能結識到未來太子妃唐氏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涉及到朝政的大事,便是有心想要幹預,她也沒這個能力啊。

其實太子是不是有此一劫,她不是太在意。比起太子即將遇到的兇險,和所受的皮肉苦,她更在意的,還是皇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