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一批醬菜就賣了個開門紅,別說章、唐兩家高興了,聽到這個消息,等不及唐新嵐再去章家村,第二天下午,拿到合同模板之後,就陸續有章家村的菜農特意找到唐家,希望能加入到作坊成為他們的訂單農戶。

不過,唐新嵐卻沒有來者不拒的都接收了,她和大舅這個作坊現在的蔬菜消耗能力有限,在不擴大生產的情況下,最多還能再接收8~10家,按照平均每家兩座蔬菜大棚來算的話,正好能夠覆蓋全年的大棚瓜果輪作需求。

接下來他們打算把這批訂單種植戶分成不同梯隊,精準排布,通過控制育苗和栽種的時間來控制瓜果成熟期,這樣一來,瓜果采摘期就能完美錯開,能確保每個月都能給醬菜作坊提供穩定的供貨,而不是像以前的章家村那樣,一個季節同一種類的蔬菜大量上市,內卷嚴重,壓低了地頭收購價、損害了菜農收益不說,萬一遇到今年這種情況,下遊收購量銳減,菜販子都不來收了,那種植戶還會面臨血本無歸的情況……

唐新嵐自問不是什麽大公無私的絕世好人,但也不是為了自己賺錢不顧老百姓死活的黑心資本家,她當初下決心留在家鄉創業,本來就是想帶著鄉親們共同致富的,但是,脫貧致富也不能只靠一腔熱血,也要講究科學管理,就像蘇彭家的脫水蔬菜產業一樣。

雖然為了確保企業利潤,蘇洋食品廠給訂單種植戶的收購價不算高,甚至比當地批發價還低一點,但為什麽人家就是死心塌地願意跟著蘇家做脫水蔬菜訂單種植戶呢?

老百姓或許不懂什麽商業規則,但是他們能看得懂自家存折上的余額,跟著蘇家,薄利多銷,家裏存款一年年的在增加,小洋樓蓋起來了,小汽車也買回來了,有的腦子靈活的還咬牙買了大貨車,給蘇洋食品廠做運輸,據說現在已經形成車隊了,賺的盆滿缽滿……這就是一個行業形成良性循環帶來的好處。

唐新嵐沒有學過工商管理,以前也沒做過生意,甚至他們家的親戚裏就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一切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她不敢一次性接納太多訂單農戶,也是怕水太大淹死自己。

好在明年她和蘇彭的凍幹蔬菜加工廠應該也可以開業了,到時候蘇彭那邊再吸納一批訂單種植戶,章家村這邊想做農業訂單的應該都能走那邊的渠道,畢竟凍幹蔬菜的生產速度比醬菜快得多,需求量也大。

聽說唐新嵐這邊最多只能再吸納8~10個種植戶,原先擔心虧本拒絕過章大舅的都懊惱的不行,又跑到村委去問村裏之前答應的農業合作社到底什麽時候才能搞起來。

章家村的村幹部心裏也苦得很呀。

之前他們看唐新嵐在上唐村搞農業合作社搞得風生水起,都覺得這事兒也不難,不就是找個人出面組織一下,把大夥兒都團結在一起,提高議價能力,保護種植戶利益嗎?

可是,等到他們自己做起來的時候才發現,事情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唐新嵐能輕易把大半個村子的農戶都整合起來,資源共享,那是因為村裏人跟著她,實實在在賺到錢了,都想繼續跟著她賺大錢,所以願意聽她指揮。可章家村這邊,並沒有吸引種植戶跟著他們一起幹的動力。

至於把大家團結在一起提高議價能力?別逗了!大家種的蔬菜品種都差不多,品質卻不一樣,誰家願意把自己家品相好的蔬菜打包給村裏,跟那些種得歪瓜裂棗的一起低價賣啊?

說白了,菜販子到村裏來批發蔬菜,也並不是只跑一家的,都是一家家看過去,挑品相好的拿,價格也是反復比較過的,你村裏拿什麽去壓著人家非得接受你們的條件,好的壞的都摻在一起賣?

所以,自從去年章家村提出要成立農業合作社之後,這個提議目前還只停留在書面上,落實下去實在是太難了!現在村裏人又來催他們,村幹部們也忍不住冷笑了:“當初我們一家家的跑斷了腿,勸你們加入合作社,你們都不願意。現在知道合作社的好處了?晚了!”

如果當初村裏成立了合作社,所有種植戶擰成一條繩,那麽,不管是今天唐新嵐在村裏采購蔬菜,還是今後上唐村的凍幹蔬菜廠來談采購,由合作社出面,不說談個好價錢吧,最起碼能盡量為種植戶爭取一些福利政策,現在好了,他們村自己人的心都不齊,平時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爭得你死我活,到了需要集體出面的時候,又來怪他們村委不作為?

章家村的村長氣得吐血,他現在算是體會到了當初唐有才在上唐村搞集體經濟的苦處了,也明白了為啥唐有才不做村長之後,活的一天比一天滋潤了……他這個村長當的真是太沒意思了。

然而再沒意思,只要他一天還是章家村的村長,就得管著這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