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無解的無敵(第2/4頁)

這樣的問題多聽一些,任何人都能明白,這個國家有一半已經落入了“外邦人”——工業聯盟的囊中,他們剩下要做的只有將那二十萬人從自己的地盤上趕出去。毫無疑問,來自聯盟工業城的新起義軍骨幹相信他們能做到,那些緊緊依附著他們的新起義軍也相信他們一定能勝利。

這種高昂的士氣當然不是來自於對對手的不了解,事實上,新起義軍對對手的了解比對手對他們的了解要多得多,也深刻得多,即使拉姆斯當時還不知道這支十二國聯軍在成軍之前就已被聯盟所知,但在他加入新起義軍後,他就知道他們有一批非常厲害的斥候,能每日都向前線大營——現在應該叫後方指揮陣地——通報三路敵軍的即時動向。這種驚人的情報手段加上精度極高的地區地圖,他們就好像擁有了一雙能夠透視戰場的眼睛。

在這種視野下,他們可以看到對手的左路大軍雖然人數較少,卻有超過兩萬人的正式軍隊,更重要的是,這兩萬人當中有八千名騎兵,雖然將王國大道讓給了中軍,但他們一路經過的領地大多地形平緩,農地眾多,少有高山,前進的速度是三路之中最快,一旦讓他們進入如平原這樣的開闊地帶,戰場幾乎就是他們的主場。

中路是聯軍主力,既有法師團又有重甲騎兵,前進速度雖慢,卻能一路平推險要,這支軍隊的元帥不僅深孚眾望,並且十分謹慎,將軍團布置得猶如一只刺猬,全軍不喝井水,不入密林,凡要經過峽谷都先遣隊伍尋找埋伏,就連沿路收集到的糧食,也要讓當地的領主首先試毒……與迅疾前行的左路騎兵、步步為營的中路大軍相反的是右路大軍。這是一支真正的烏合之眾,不僅組成復雜,包括但不限於領主私兵、傭兵、遊民和裹挾而來的平民,統領這支軍隊的將領生性貪婪且暴虐無比,不僅帶頭搶掠,每到一地都要選擇一處制造駭人聽聞的屠殺,制造凡是與外邦人有染皆不可活的恐怖氣氛。

為無情殺戮所驚駭的王國人民只能逃往外邦人控制的布伯平原,他們殺的人越多,南逃的人越多,一旦滾滾人流進入“偽善”的外邦人所在的平原,他們就不能不接納這些戰爭難民,一旦他們接納了這些人,他們能夠用於戰爭的力量就會被進一步削弱。

任何一路敵軍的戰略目標能夠實現,都會對聯盟在這個地區的布局造成極大的損害。

情報越是清晰,就越令人感到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但無論正在北上的新起義軍還是後方指揮陣地都始終鎮定如一,拉姆斯的這支主力軍以教導隊員為骨幹,他們居然還一邊行軍,一邊對隊伍裏的原起義軍成員進行繼續教學。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新起義軍才沒有一個人逃跑,也沒有一個人掉隊。他們前進的速度並不比左路對手的騎兵慢多少,雙方的前鋒很快就相遇了。

相遇然後交戰。

遭遇戰變成了擊潰戰。

五千人對一千人,勝利似乎理所當然。但這是一場教學戰鬥,所以真實的情況是一百名教導隊員對戰一千名前哨騎兵。

即使知道這是一場旨在進一步鞏固士氣的示範戰鬥,拉姆斯還是為這些教導隊員表現出來的戰鬥技巧和戰鬥意識所震驚。“掐頭去尾打中間”,從遭遇到結束戰鬥不到半天,只有寥寥幾人能夠及時逃出包圍圈,新起義軍打掃了戰場,埋葬了戰鬥中死去的人,救治了傷員,清點並記錄了俘虜,釋放了他們當中有自主行動能力的人。

他們並不在意袒露自己的行蹤。

在這樣一條狹長的河谷地帶,整整五千人的軍隊就像那支六七萬人的大軍一樣,是無論如何都隱藏不住的,但也許是對那場一百比一千的戰鬥始終不肯置信,在雙方主力正式接觸之前,對方又派來兩支前鋒隊伍試探,無一例外,仍是潰敗。

然後對方就不再試探了。

他們不再試探,而且開始後退。

兩三千人的傷亡不足以讓對手傷筋動骨,他們只是在選擇戰場。然後他們選中了一個地方,在那裏展開了陣勢。

戰場一覽無余,他們擺上了全部力量。

塔克拉說:“蠢得可憐。”

拉姆斯後來知道他為什麽這樣說——直到這個時候,對方的將領竟然還對“外邦人”的長距離攻擊武器將信將疑,因為為了達到最大的攻擊效果,在那幾場山間的短促戰鬥中,指導隊員將對手放到了很近的距離才發動攻擊。這似乎就給了那些將領一種錯覺,無論白船上的神器能夠越過多遠的距離,這裏沒有能讓它們航行的水道,外邦人無法跨過大半個國家的距離讓它們落到自己頭上。

理所當然地,他們也不知道新起義軍攜帶了多少新式武器,也不知道這支軍隊的給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