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毫無氣氛的節日準備(第2/3頁)

真正受到雲深重視的並不是這些。在他的要求下,負責此事的人在宿舍所有的走道地面用火炙的方式寫上了漢字和對應的阿拉伯數字標號,樓梯用石灰膏分成兩邊,在第一級和最後一級上以同樣的方式標明左右,每條走廊上都張貼著幾種科普表格,包括羅馬拼音表,常用500字表和九九乘法表,一層大廳的規格最高,除了雲深圈定的幾個數學和物理常用公式之外,連化學元素周期表都貼在了非常醒目的地方,在塔克族的壁畫上方,是用各種快遞包裝材料裁剪憑借成八開紙大小的字體,用顏料染白之後排列而成的一行大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除了範天瀾和塔克拉,這個群體裏還沒有其他人能夠認識這些字,塔克拉能夠理解還是因為雲深那兒走了捷徑——在樹精靈離開之後,他撒嬌的次數增加了。雲深因此特地給第一個念出這句話和第一個解釋這句話意思的人都準備了特殊獎勵。

很久以前,雲深就開始考慮如何掃盲的事,像遺族那樣,文字和書籍變成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掌握的秘密有他們的歷史原因,但雲深希望的未來只有他或者少數幾個人是無法實現的。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就不可能建立起他所設想的工業體系,雖然靠著幾個作坊賣賣盔甲,陶瓷和紙張之類的東西就能帶來財富,但在他們能夠享受這些財富之前,由此引來的災難就足以破壞他們已有的一切。

要發展能夠積極防禦的軍事力量,沒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是無法承擔的。

就算是在21世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也不超過3個國家——沒有百萬平方公裏以上的國土資源,千萬以上的技術工人,百萬以上的工程師和數以萬計的技術儲備,沒有上下遊通吃的生產線,即使封鎖對外貿易也能保證正常生產和生活的內循環,就不能稱之為完整的工業體系。那種光是想象就令人腦袋發暈的龐然大物不是雲深能追求的,他現在有的基礎甚至不如清末的農業社會,能在十年之內建成一座具有十九世紀末期工業水準的工業重鎮,對他來說就已經是非常滿意的結果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只有開玩笑的時候才能說得出來。

技術人員的培養需要的資源非常多,現代的技術院校依托於現代的工業資源,雲深卻不能等建好了工廠再去培養人才,也不能停下腳步在空中樓閣中教出一群紙上談兵的專家,只會實踐沒有理論只能培養出工匠,要學習理論就必須脫盲,但地球那個位面上的中國脫盲標準太過兇殘:農民識一千五百個漢字,企業和事業單位職工、城鎮居民識二千個漢字;能夠看懂淺顯通俗的報刊、文章,能夠記簡單的帳目,能夠書寫簡單的應用文。

根據聯合國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的分類,這個脫盲標準已經達到三級水準,高出許多正常國家的標準(小黑一下,三哥那種會寫名字就不算文盲的不算),而如果兩個世界的語言是通用的而且沒有文化隔閡和種族迫害,中國一位脫盲的農民足以在中央帝國做一個七等文官或者擔任教廷執事。

如果能夠按部就班學下去,五年的時間,應該足夠讓一半的人口達到這個脫盲水平了……雲深的想法比較樂觀(他倒是完全沒想過要降低這個標準),他選擇了漢字而不是這個世界的通用語並不只是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傳承,而是漢字作為兼具了形意二維的獨特文字,比地球和這個世界通用的文字擁有更強的涵括性和表現力。在英語的單詞量已經超過百萬之數後,中文仍然是以三千多個基本漢字的排列組合來應對隨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詞匯,何況在這個世界裏,雲深哪怕說個“合成氨”也是根本找不到對應的單詞的。

在雲深低頭對照日程表的時候,大廳的另一端傳來了一陣驚嘆聲。

雲深的視線沒有從筆記本上移開,隱隱約約的音樂聲從嘈雜的人聲之中傳來,南山族長反而有點不淡定了,他轉頭看向雲深,“術師大人,您怎麽把‘那個’也……!”

“把它們放在這裏是最好的。”雲深說。

壁掛式的54寸液晶電視和一部有點過時的DVD,加上電線和小型的穩壓器,雲深想不到別的更好的老師了,畢竟他不可能承擔所有教學任務。在挑選碟片的時候,除了科普性,雲深還要注意不要夾帶太多關於地球社會的現實信息,雖然時空管理局限制的只有這邊向對面的資訊流動,他也有一個可以解釋許多不合常理問題的身份,但能夠不泄露太多的話,還是盡量謹慎為好。

圖文結合的記憶比純文字深刻,動態的圖像又更勝之,因為有種種限制,雲深能夠選擇的余地不大,除了農業方面的指導視頻,雲深最終選定用來代替小學語文老師的教材,是字幕版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以它的市場效應來看,這部國產動畫片在情節上應該是有足夠吸引力的,世界觀和角色完全虛構,解釋的空間很大,而且它頗有長度,反復循環也不會太快令人厭倦,故事積極明快,角色也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