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快來訂閱我∩_∩(第2/2頁)

裏正搓了搓手,沉吟了一下,這才期待的望著唐老爺子:“這進士碑,能不能建在村口?”

說完這話,似乎是覺得自己的要求有些不合理,裏正連忙給唐老爺子解釋:“這不是大家想著家門口地方不方便建在村口能建的大一點也顯得氣派,村裏也可以出一點錢。而且村裏的學堂不是打算建在北邊麽,這樣孩子出學堂很容易就能看到,也能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進士碑雖然占的面積不大,但唐家人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覺得建在家門口有些不太方便。

唐家門朝西開,門前的這條街是南北街,說是建在門前,那也真只能建在門前了,還會占一點路面,這樣會顯得擁擠一點。要建的寬敞好看,除非建到路中間去,但這又不可能。

再一個就是不順著門建成南北跨向,建成東西跨向,就是要占對面鄰居家門前一點地方。

如果真是這樣,那還不如直接建在村口。

其實一般進士真沒有這個問題。一般能讀書的人,家裏家境都好,宅子也大,寬暢,有地方建起。就算家裏原本條件不好的,能考上進士的人,先就已經考上了舉人,而舉人家是不缺錢的,原先家裏再窮考上了舉人有了錢當然會換屋換宅子。

唐瑾考上進士做了官後,村子裏懂這些的幾個人就在考慮進士碑這件事,也覺得建在村子口地方更合適,這才去找裏正說了。

唐老爺子去唐瑾,唐瑾想了想,沒想出什麽不發的地方,點了點頭:“那就建在村口吧,不過錢就我們家出了,不用村民們掏,本來要建起堡子的話家家戶戶都得拿一點出來的,誰家也不寬裕。”

裏正的心理素質顯然極好,哪怕看到唐瑾換牙了,也沒有表現出一點意外,一聽後高興極了,滿臉笑出了花來:“您能同意這真是太好了。”

建堡子的錢每家都收一點大家還能理解,但建進士碑不可能每家都收一點了,很多都收不上來。雖然唐瑾當了官對大家都有好處村裏人都覺得面上有光,可真要他們掏錢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說是村裏人出一點,最後出錢的也就他和其他一部分人了。

唐老爺子讓唐瑾拿主意,就是想看唐瑾在錢上能不能不糊塗,見他明白,心下寬慰。

說完這件事,裏正又說起了別的事:“前兩天,唐村的裏正和東李村的人來找說,說咱們原是一個祖宗,想要把祠堂合起來,這……”

東李村比李家村還要小,其實並沒有自己的祠堂,都是各家祭祀各家的了,唐村的裏正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名正言順一點,說通了東李村的人同意這件事了。

唐老爺子又看向唐瑾。

祠堂合起來,其實對於他們村子來說,並沒有什麽好處,只能說是在三個村子裏的地位更高說話能更硬氣而已,要說壞處一時也沒有什麽壞處,不過是兩個村子更想要借著他的名頭要一個庇護而已。

雖然關系早遠了,不知道都出了十幾代外了,但到底曾是一個祖先,唐瑾覺得還是同意的好,這樣能增加凝聚力,就點了點頭。

他看向唐老爺子,唐老爺子也點了點頭,是同意他的想法了。

一連三件事都辦成了,裏正更加高興了,順口說起了另一件事,榮耀之感極強:“過兩天,就要到咱們村子收夏稅了,往常這都是先去的三興村,今年先來咱們這裏了。”

三興村算是周圍很大的一個村子了,有時候衙門裏的人就懶,附近小村子的夏稅秋稅都是要拉到三興村去收的。對衙門裏的人來說,方便對於附近幾個村子的人來說卻是極麻煩的。不光是要跑路,主要也是不說牲口,光是車子也不是誰家都有的,運起糧來難。

早收晚收,怎麽都是要收的,並沒有什麽不同,而一件事,就能體現出了李家村地位因為唐瑾而起的變化。

“那唐村什麽時候收?”說起這個,唐瑾想起了還答應了唐村的裏正他們收夏稅的時候過去一趟。

“往年咱們這邊都是先去三興村,然後從南向北從東向西的,應該收過咱們村不久之後就會到了他們村了。”裏正回答著。說完了事,沒坐多久,他就回去了。

夏稅的事,家裏人也知道,就開始準備糧食了。

果然過了兩天,衙門裏的人就來了。

唐瑾跑過圍觀了,村民們都極為的高興,可看過收稅的過程,他的心情卻頗是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