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正式讀四書五經啦(第2/3頁)

要唐瑾說,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就是麻煩,要是以前有標點符號那該多好啊!

唐老爺子之所以教的時間長,一個是教家裏的女性長輩背誦,二一個是教他們識字,一起進行才慢。

唐家人口多,唐老爺子不可能每個人都給筆墨紙硯。

紙不好弄,直接在去年夏天和了黃泥,放模子裏弄成薄薄一塊,打瓷實拿出來曬幹,看著也是灰白色,可以在上邊寫字,寫完還能拿刀刮掉上邊一層的繼續寫。這個考驗功力,剛開始刮不好就會凹凸不平,不好寫,不過熟悉起來也快。

墨好說,全村走一遍,幫大家鏟鍋墨,把鍋墨收集起來,和了水,就能當墨用。不過這個考驗和墨的功底,水多了寫上去染開看不清,少了墨太幹也浪費,開始不好把握。

硯台?除了唐老爺子,只有唐瑾一個人有。唐老爺子教完九九口決表說誰第一個背會獎給誰,當天下午教了,第二天唐瑾就背過了,讓唐家人從上到小從老到少一片吃驚。

別說唐瑾不要臉欺負小孩子,沒辦法,唐老爺子先一天晚上就考過他,想要讓他贏了,後門開的理所當然。

其它人沒有硯台也沒那麽多的閑碗和杯子讓他們用,用的是雞蛋殼。

吃雞蛋時只打頂部一點不弄碎,和點軟泥,在雞蛋殼四周一抹,底下四周弄平,好了,硯台好了,反正又不用磨墨,剛好!

這些活動基本上都是一個小家一起行動,既節約了成本,又增強了家人的感情,還做了課外活動動了手。唐瑾佩服唐老爺子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至於筆吧,誰把三百千全背完了,就獎一只筆,這個背完,指的是不打恰不停頓。教了這麽長時間,孩子們都背過了。

女性長輩裏就只有唐二嬸背完了,其他人背是背過了,卻總是忘記,這一篇忘了這裏,那一篇忘了那裏,反正都沒有得到獎勵。

最後,唐老爺子開了特例獎勵了三個兒媳婦一人一支,理由是她們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很辛苦。這聽得三人非常激動,很有成就感,也聽得唐家的兒孫們都很感恩母親。

唐家三位叔叔原本就有筆,剩下沒筆的唐三嬸唐四嬸覺得面上無光,下了狠勁兒的背,也終於在二月裏背過了。

四月裏唐四嬸如願生了個兒子,唐老爺子很高興。

唐家在唐瑾這一代有點陰盛陽衰,生唐瑾之前有三個男娃,女娃卻足足九個。雖說是唐瑾的姐姐就貢獻了一半的數量,不過自從唐瑾出生家裏連生兩個男娃,讓唐老爺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兆頭,心下歡喜極了。

如今唐瑾已經快兩歲了,也跟著一起握筆寫字,不過他的字就難看多了。但再難看,都比小蘿蔔頭們寫的好。

這個時候唐瑾就極為後悔,怎麽上小學時寫毛筆字時應付差事不好好寫呢?捉毛筆都是圓珠筆的姿勢,老師也是的,不管學生耍滑,要是嚴厲一點,總比現在強多了!

在科舉上,寫的一手好字特別重要。若是兩個人一起考試,考卷答的差不多,教官肯定選字寫的好的那個人啊!甚至於就算考卷差上一點點,教官欣賞你的字了都能取你中!

唐老爺子雖然心急,看唐瑾用功倒是勸著他少寫一些,免得歪了指頭。唐瑾想著以前小學時用圓珠筆經常把食指指肚都壓成三角形,想著他人小骨頭還是軟的,還真不能太用功,不然長大後手指是個歪的多難看,只能每天少寫,握筆用力輕一點。

《孝經》學完,就開始念四書五經了。

唐瑾正式念的第一本科舉書,就是《大學》。

拿到書之後,唐瑾有些吃驚。原本看書房裏的《大學章句》不薄,還以為大學有多難學,其實,他數了,全《大學》不過一千七百五十三個字!比《孝經》字數還少。

然後才知道,那麽厚是因為裏邊有“名家賞析”,加起來才厚。

這麽少一下子把唐瑾心理上的那一點點對於科舉的畏懼給擊散了,愉快的學習起來。

唐老爺子人老覺少,起的早,唐瑾也跟著起的早,他每天的做息是這樣的。

早上起來洗臉刷牙收拾好,開始讀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他一念書,一會兒全家都起來了,小孩子跟著一起念。

每天早上念半個時辰,然後吃飯。吃完飯休息一下,溫書的溫書,做家務的做家務,完了後一起上課。

第一節 課上檢查昨天的學習情況,再教新的東西,中間休息一下,下來復習上一節課或者上新課,再休息一下,一起練字。

中午吃完飯午睡,這個他必定得睡,人小覺本來就多,早起不早睡午覺就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