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6頁)

“知道了,讓人繼續盯著。”許殊說著將紙條丟進了香爐裏。

小蘭見許殊似乎不打算管的樣子,很是苦惱:“夫人,要不要咱們去賈府打個招呼?”

許殊放下算盤,笑看著她:“小蘭,我知道你跟晶晶一起長大,情同姐妹,很關心她,但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可……那賈公子就不是個好人,壞了姑娘的名聲怎麽辦?”小蘭還是忍不住擔憂。

許殊理解,封建社會嘛,將婦女的名節、貞潔看得無比大,丈夫英年早逝,女人年紀輕輕守一輩子的寡官府還會給發貞節牌坊,是極為光榮的事,有的地方甚至有為了拿貞潔牌坊悄悄殺死寡婦的。

既然這麽光榮,男人死了老婆怎麽不為妻子守著呢?也給男人發一座貞潔牌坊嘛!

反正許殊是看不上這些陋習的,她不甚在意地說:“壞了便壞了,還有齊家養她,怕甚!”

小蘭瞠目結舌,怎麽也沒想到夫人會這麽說。

許殊卻低下了頭,看著碼頭的賬目出神,頓了一會兒,她交代:“請齊管家來一趟,我有點事要跟他商量。”

小蘭只的退了出去。

不一會兒齊管家便到了。他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他家世代都是齊府的管家,對齊家忠心耿耿。

許殊笑著說:“齊管家,請坐。今日將你叫來,是有一事要跟你商量!”

齊管家忙點頭:“夫人,你吩咐。”

許殊扣上了賬本,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我剛才看過了,自從大運河全線疏通後,我們齊家依靠碼頭積攢了不少家底。可人這輩子,只有一張嘴,一雙腳,吃穿用度總歸只有那麽多。如今到了小的這一輩,主家僅有晶晶一人,消耗更少。所以我想,咱們何不拿一部分錢出來做些善事,就當給咱們齊府祈福了,祈願菩薩保佑,咱們齊府下一輩能人丁興旺,子孫成器!”

做善事是不少富戶的常規操作,往日遇到災荒年,齊府也會聯合其他大戶一起在城外施粥行善。

不過今年風調雨順,沒有災民。齊管家只能想到別處:“夫人的意思是建橋修路嗎?”

這也是鄉紳富戶做善事的一種方式,方便鄉裏,惠及宗族,還能有個好口碑。

許殊搖頭,建橋修路有什麽用,就修那麽一段,方便是方便一點,但於宗族命運、家國命運都沒任何的改變,要幹就幹更有用的嘛。

“我的意思是建學堂,資助書院!”許殊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齊管家詫異地看著她:“夫人怎麽想起弄這個?”

這個方式太新鮮了,便是看好某一位學子,也頂多是單獨資助對方,提前下注,沒聽說哪家直接建學堂的。

許殊理順了思路,慢悠悠地解釋道:“看了那陸明澤的經歷後,我便生出了這種想法。窮苦人家,求學太難了,咱們能幫一把是一把,就當結個善緣。”

陸明澤這樣的才是貧困學子的正確打開方式嘛。人窮志不窮,放得下身段,不打腫臉充胖子,對同窗也有友愛之心。

齊管家對陸明澤的印象也很好:“夫人所言甚是。不過夫人何不單獨資助陸公子?”

許殊笑道:“單獨資助,稍有不慎會傷了人的自尊,而且也容易給人攜恩以報的印象。不若直接資助書院,給夫子們束脩,如此一來能惠及更多的人,也能結更多的善緣。”

萬一以後這裏面哪個學子高中了呢?科舉考試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內,既是投資,當然要廣撒網了,反正一個是放一群也是放,只有裏面中一個兩個,齊家就不虧。

而且還能因此贏得城裏讀書人的感恩和擁護。可別小瞧這些讀書人,古代讀書人地位極高,師生同窗同鄉各種關系又將他們聯系在一起,贏得了他們的好感,日後若齊家真遇到什麽坎兒,這些人聯名上書,對齊家來說也不啻為一份希望。

這樣一舉多得的好事,幹嘛不做。

“夫人考慮得甚為周全。”齊管家佩服地說,“書院還好,咱們直接跟院長聯系便成,可是學堂就比較麻煩了,大戶人家有自己開設小學堂的,還有一些屢次不中的秀才老爺自己開學堂,整個玉州城加起來應有好幾十家學堂。而且大戶人家的學堂也不缺銀子。”

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多,可現在的學堂屬於私塾,人並不多,一個學堂頂多也就有十幾個學生罷了,幾十個的都很少。這麽算下來,全城也不過幾百上千讀書的年輕人和孩子,而整個玉州城及其管轄的鄉下,加起來可是有好幾十萬人。

可見這個時代的讀書識字率有多低。沒文化,沒知識是愚昧無知和思想落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許殊覺得更有必要開設學堂了。

她說:“這個簡單,咱們跟其他的學堂並不沖突,他們辦他們的,咱們辦咱們的,彼此都不影響到對方。你找一塊空地,最好在城門內外不遠處,地方找好後,我去看看,回頭我畫個圖給你,照圖上建便是。以後齊氏族人,無論男女,只要到了啟蒙年齡,都可到學堂念書識字。同時,學堂也對外開放,全城及鄉下孩子,願意送孩子過來念書的,咱們都分文不取,但學習用具和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