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番外1-2(第2/3頁)

納爾森打算將野化放歸過程作為課題寫成論文,為此專門事先制訂了一套規劃。全流程不算復雜:先訓練莉莉婭捕獵和尋找水源,確保她在野外不會活活餓死渴死;而後讓莉莉婭到草原上實地體驗生活,由喬安娜教她如何隨機應變運用已有的技能、尋找棲身之所、躲避敵人和應對沖突。

前半部分進行得很順利。在喬安娜的示範下,聰明的莉莉婭有樣學樣,很快就能夠熟練地獨自捕食貝拉買來給她練習的雞和半大小羊,並循著水汽找到藏在草裏的水窪。

然而,到了後半部分,問題來了。

——簡而言之,就是莉莉婭沒有半分野外求生的積極性和緊迫感。

被從沒見過的動物嚇到時,她確實會慌張上好一會,但也就僅限於慌張了。她沒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對陌生事物的唯一處理機制是繞著走,完全不在意對方有沒有危險、能不能吃。

哪怕喬安娜親自示範過“這個能吃!這個也能吃!”,對於鳥蛋和蜥蜴甲蟲這類稀奇古怪的食物,莉莉婭始終敬而遠之。

要知道,含水量豐富的食物——比如血和蛋液——可以提供部分水分,幫助身體度過幹渴難關,因此食物永遠是維生的第一要素,像莉莉婭這樣只願意吃新鮮生肉的挑食的家夥,在缺乏獵物的旱季很難能活下去。

而且莉莉婭未免也太過隨性了,沒被嚇到的時候,她走在草原上就跟出來郊遊似的,閑庭信步,悠然自在,追不到獵物就隨它去,跑累了就隨便往地上一趴,行動全憑自己的意願來。

喬安娜磕磕絆絆地帶了她幾天,心力盡瘁,只感覺比當年養熊孩子還要費勁。

至少孩子們熊歸熊,母親講話總會乖乖聽。莉莉婭不犯渾不搗亂,但相對應的,喬安娜說什麽她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這副萬事不經心的模樣讓喬安娜又氣又恨,惡狠狠訓:“你就不能認真一點?!”

莉莉婭把腦袋枕在前爪上,擡眼望她,眼神明擺著是在反問:為啥?

“這些知識都是你未來獨立生活可能用得上的,你不好好學,難道打算讓貝拉養你一輩子嗎!”

莉莉婭眨巴眨巴眼睛,理所當然,理直氣壯:那不然呢?

如果條件允許,喬安娜真想敲開那顆黑腦袋瓜看看裏面裝了些什麽:“你是一只花豹哎!拿出點花豹的志氣來。寄人籬下,仰人鼻息,你都不覺得丟臉嗎?”

顯然,跟一只從小被家養大的花豹談自由與自尊是沒有意義的。莉莉婭毫無反應,看眼神,她反倒覺得喬安娜有些莫名其妙。

她忍不住開口說話了:“這能有啥丟臉的?貝拉媽媽可有能耐了,每次都能捕回獵物,洞穴裏也冬暖夏涼——不像現在這樣,老受罪了。”

喬安娜:“……!”

換位思考一下,是她思維狹隘了。

她總下意識以為所有動物都是向往自然、‘不自由毋寧死’的。但其實一般的動物並不會有那麽高的思想覺悟,在滿足生存這一基礎目的的前提下,活著享福和活著受苦,哪個更好一目了然。

如果有得選,誰不想每餐都有可口的精糧和潔凈的清水、每天窩在軟和的沙發或床鋪上、不用擔驚受怕提防天敵的侵擾、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呢?

喬安娜也不止一次懷念過曾是人時舒適安逸的生活,感同身受地理解了莉莉婭的選擇。

她扭頭就跟納爾森說了這事,表示野化放歸應該尊重當事豹的意願,強扭的瓜不甜,強放的豹不能活。

納爾森的畢業論文還指望著這次放歸行動,當然不能說不做就不做。

他提出質疑:“野外才是適合花豹的天地。莉莉婭才兩歲,她現在覺得成天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好,等在屋子裏待久了膩了,遲早會不開心的。”

喬安娜反駁:“你又不是花豹,你怎麽知道她會不開心?”

這回輪到納爾森無言以對了。

人類都有不輕易死心的特性,明知希望渺望,卻仍會執意要求再試一試,納爾森也不例外。

喬安娜拗不過他,便借著定期探訪幾個孩子和老熟人們的空隙,繼續帶莉莉婭體驗草原生活。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這趟遊歷之旅推進到泰哥領地的時候。

在嗅到泰哥在領地邊界的氣味留言板上留下的信息時,莉莉婭尾巴一顫,過了電一般,瞳孔緊縮,耳朵也精神地立了起來。

她一時間被那股奇特的味道迷住了,在樹幹旁流連不去,抽動鼻子細細聞著。

喬安娜本來都走開了,一扭頭發現她沒跟上,只好折回來,問:“怎麽?有什麽新發現嗎?”

莉莉婭仍沉浸在嗅覺的世界裏,一雙眼睛眯著,不時噴鼻甩頭,如癡如醉,無法自拔。那專注的模樣,說是在吸貓薄荷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