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閑著無聊,寧知星沒忍住又數了一遍,她剛剛粗略估計的數字是對的,坐在裏面的教授和助教的數量確實和學生數量達到了一比一。

寧知星隔著窗往裏看,她這位置選的不錯,正好能看到靠窗處那位數院老教授的動作。

對方戴著眼鏡,手上握著的是一只款式有些老的鋼筆,隨著他的動作,本子上便也留下了一行接著一行整齊地字跡,哪怕是寧知星倒著看,也能看出教授的用心。

其他的教授和助教也基本都在重復著做筆記的動作,擡起頭時,或專注、或困惑、或投入,神情各有不同。

教授和助教們沒有學生們以宿舍為單位出行的習慣,他們大致地坐開,正好交織地對學生們形成了“包圍”,

在這樣的包圍圈中,學生們便被襯托得尤為“顯眼”。

不少學生,眼裏早就只剩下迷茫,他們困惑地看看黑板、看看本子,而後又快速地瞥了眼自己的本子,迅速地抓起筆不知道在寫什麽。

寧知星:……

這看起來就很不像是在做筆記的樣子吧?

還有那位坐在老教授旁邊的同學,剛剛是掐了自己吧?

這些同學實在太難了,這是何等的如坐針氈!

門沒關緊,寧知星正好能聽見肖燁的聲音,她仔細地聽了一會,有些驚訝,肖燁講的這些內容……好像真有點難!

如果沒聽錯,這應該是肖燁兩年前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引入了一種流發展方程去試著推導國際上的一項未能解決的重要猜想,通過幾次學術報告會,國外學界對他的觀點已經認同,現在大家正在嘗試用這個工具去解決這個難題,肖燁也因此被人稱為最接近這個猜想的人。

這部分的信息,寧知星是從報紙上看到的。

肖燁每次有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受邀到外開學術報告時,都會預先和寧知星提一提最近的研究方向,這也是兩人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之一,有時候忽然卡殼的思維往往能在交流中得到突破。

但他一般也只講到自己的研究,對於研究之後引起的波瀾,他一概是不去提的。

這點寧知星倒是挺理解,對於肖燁來說,數學世界很簡單,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當求解之後,除非有新的問題產生,否則在他看來,在得出答案的瞬間,這件事便已經結束,外人的認可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喜歡的是解決問題的感覺。

不過他不在意,替他在意的人卻有很多,肖燁因為常年出國參加學術報告,相比寧知星要更“出風頭”一些,他經常登報,有閱讀習慣的寧知星便很經常在報紙上了解好友這次研究成果的意義。

但……這應該不是絕大多數研究生同學可以接受的內容吧?

寧知星的疑問沒一會便得到了解答。

肖燁的講解前腳剛停,後腳教室裏便齊刷刷地變成了手臂森林。

只是吧,這森林有幾分參差不齊。

年輕的學生們,這時候兩手平疊在桌上,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倒是他們身邊的教授和助教們各個非常踴躍,恨不得下一秒自己就站起來提問。

肖燁點了其中一位教授,寧知星認得這位教授,他應當是教微分方程的,這位教授來他們食堂蹭過一次飯。

被點起來的教授手上捧著本子,他專注地提問:“肖老師,你上節課提到了隨機微分方程這一塊的應用……我對這部分在和經濟學理論交織建模上的應用有些困惑,你能深入地講一下嗎?”

他的問題一問出來,肖燁便自然而然地接過問題開始往下講,隔著窗都能聽到清楚地板書聲音。

剛剛齊刷刷形成的手臂森林好像一瞬間就被砍伐完畢,教授們迅速埋頭,露出或禿或勉強能看的發頂,開始做著下一輪的筆記。

旁邊的學生們一臉習慣了的表情,看看講台,默默地開始化身為沒有感情地抄寫工具。

這就是肖燁說的“學生們”問的問題都很基礎嗎?

這明明一點都不基礎好吧?都能寫篇小論文了,這要是換做別的老師,估計是不會在課上講這些的。

肖燁偶爾的講解和板書聲、大家抄寫板書時紙張摩擦的聲音交織在了一起,寧知星的思維不自覺轉了個彎。

說起來現在的老師個個都練得一手好板書,因為這年頭黑板便是老師們的唯一舞台,可相對地這對於老師的壓力也很大,整整一節課的奮筆疾書不但傷手,還會吃進不少粉筆灰,像是只教一個班級的老師還好些,可要是教多個班級的老師,有時候同樣的板書,那就得寫上好幾次。

老師們辛苦的同時,同學們的壓力也大,黑板的反光是問題、抄寫時被遮擋是問題、老師的字跡快了不好辨認還是問題。

這麽想來,微機的發展便顯得愈發重要了。

微機熱現在已經開始,據寧知星了解,這馬上有一部分微機功能的學習機應該就要上市,不過問題就在於處理器、芯片能力不足和價格高昂上面,距離學校裏要大批量采購還有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