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4頁)

“這兩個是對的,這個不對。”

兩兄妹在翻譯的時候配合很默契。

寧知星掌握的專業知識更多,她就像活動的詞典,能夠迅速地匹配出對應的中文詞匯。

寧知中的語言組織能力很好,他總能迅速地將這些材料融合輸出成相對好理解的版本。

“寧先生,您喝點水吧,辦公室這沒有茶,您將就喝點。”

寧振濤一回神就是這副場景,向他遞來水的男人是剛剛抱著材料一臉著急沖進來的那位。

他以最快速度打量了眼對方。

國字臉,看著大概能有快四十的樣子,比他略低了一點但不多,身上穿著一身工裝,灰撲撲的……打量完畢,寧振濤自己都覺得好笑,他這又誰都不認識,還打量人家幹嘛?又不是會算命。

他接過了水杯,隔著杯壁能感覺到水杯的溫度,還挺燙,看著就像是剛熱好倒進去的。

“謝謝您,不用這麽客氣,您是……?”他同樣客氣地詢問,寧振濤可沒有什麽別人對他尊重就要擺架子的毛病。

男人笑了笑:“我姓於,是儀表廠的副廠長,平時也是多得阿星和阿中照顧了,他們倆幫了我不少忙,寧先生你們一家可都是青年才俊,您的名字我可聽過不少回!今年你們養殖場的效益也很不錯吧?”

寧振濤先是一驚,立刻就有些手足無措了。

怎麽還有個副廠長來招待自己?這是不是有點誇張了?而且這台詞不該是他的嗎?謝謝他們照顧了阿星和阿中?

再然後就是膝蓋中了一箭,他們養殖場今年吧是大豐收了,可這偏偏效益低了。

於副廠長豎起了大拇指:“你不知道阿星和阿中幫了我們多少忙。”

說起寧知星和寧知中的豐功偉績,他這就滔滔不絕了。

這一年來,他們無論是維修參考的說明材料看不懂;還是來的外國原廠維修人員溝通不暢;又或是像今天這樣只有粗譯版文件的,那都仰賴寧知星和寧知中的幫忙。

雖說一開始他們是受人之托教兩個孩子外文,可這兩孩子卻後來居上,甚至這半年來,寧知中還時常教他們廠裏幾個高級技術工一些簡單的德語和日語溝通呢!本來還想教俄語的,但這些人老學不會。

現在他們已經能靠著寧知中給的材料再加上肢體語言和外國來的工程師做簡單交流了,當然,更復雜的那就得老師出場。

寧知星在技術上給的幫助更是令人咋舌。

且不說水表,就說過年前儀表廠遇到的危機。

要知道他們生產的大多數產品那都是對公的,可偏生他們的合作夥伴裏居然有效益不好連貨款都結不出來試圖以貨抵債的,再加上他們除了水表外的產品都不太適合民用,儀表廠便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危機,差點發不出來工資。

而這時候,寧知星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開一條生產線,制造鐘表

寧知星比儀表廠和機械廠的不少老員工都要更了解廠裏的老設備,畢竟倉庫就像是她的家,她剛來的時候每天在裏面對那些淘汰的生產線機械進行拆分再重組熟悉機械基礎,那時稍微一思考,便立刻想到了幾個解決方案。

有了相應的設備和材料還不夠,外觀的設計又是一個問題,寧知星在和病急亂求醫的於副廠長和曹廠長確認後搬來了兩尊救兵。

一尊是她二叔,一尊是她爹。

二叔遠的地方不說,省城和周邊幾個市區那都是去過的,對於供銷社的產品了如指掌,寧知星記得二叔念叨過兩回,說等他們大一點要給她和哥哥一人買個手表。

她爹呢,那就不用說了,在審美和簡單的機械設計上那是絕無問題的,寧知星猶然記得小時候她親眼見著爸爸把家裏的鐘拆了重新組裝,再說了,國內早在古代就有自鳴鐘,建國前鐘表業發展繁盛,她覺得爸爸應該是對這些有了解的。

果不其然,寧振偉和寧振強一來就進入了工作狀態,給出了不少建議。

幾人齊心協力幫忙,曹廠長和於副廠長那動搖的心也就安定了下來,組織著儀表廠投入生產,這不,現在他們儀表廠生產的“海江牌”女士手表和男士手表已經銷售出了省,銷量驚人,一起出場的報時鐘也已經在國內鐘表市場上占據了一隅之地。

“你不知道,當時我就怕發不出來工資,那這年可都過不了了!你可能不曉得,我們這儀表廠名義獨立出來,可這平時賬目還是和機械廠掛一起的,我們兩個廠加起來這麽多員工拿不到工資是什麽樣的情況,你可以想象一下。”

寧振濤不寒而栗,他們養殖場雖然不在C市市區範圍,但他還是聽過機械廠的“威名”的,這機械廠可是市裏最大的工廠。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阿星是廠裏不少員工的救命恩人那都不為過。”於副廠長這話可不誇張,別看廠裏的員工是吃商品糧的,可這背著一家人每個月等著工資拿米下鍋的也有不少,更別說這半年來廠裏效益好了多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