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3頁)

她現在是14歲的瑞亞·諾倫,年少、漂亮、而且擁有無數在鏡頭前演戲的經驗。

德魯·巴裏摩爾6歲就被斯皮爾伯格看中演了《E.T.》,她真正6歲的時候還背不下一篇課文;

娜塔莉·波特曼12歲就能夠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飾演的瑪蒂達,她12歲的時候演不來;

斯嘉麗·約翰遜13歲就在《馬語者》表現不俗獲得多項提名,她13歲的時候做不到。

但是,現在擁有過去人生經驗、甚至是親身經歷過暴力事件的瑞亞·諾倫完全可以。

她以前不是天才型的演員,那她現在肯定會是,經過漫長的掙紮和打磨,她已經在演技上了開了竅,那麽從此以後,就不可能再往後退,只能往前進。

“我明白了,馬洛伊先生。”本·帕克轉過頭去看他的女兒,看出她眼神中的躍躍欲試,“能不能給我們一點時間商量一下?”

目送馬洛伊站起來走到門口的院子裏抽煙,瑞亞知道,現在是她說服本和梅的時間。

“我想要去演電影。”

說起電影這個詞語,瑞亞輕吸了一口氣,在這個決定自己以後發展道路的分叉口,她仿佛回到了第一次在鏡頭前表演的時候。

“我想要去參加試鏡,這是我的夢想,這也是我必須完成的事情。”

“這和給雜志拍照片不一樣。”

本認真地看著她,“我並不懂這些,但我知道,一部電影裏的小角色都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來拍攝。

如果你真的現在就要走這條路,你就必須頻繁地離開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長期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裏,和正常的生活脫節,你能承受嗎?”

“更重要的是,你能承受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昂貴的代價之後仍然面臨失敗嗎?而當你失敗之後,人們甚至都不會知道你失敗了,因為他們只會記得成功者。”

擡起自己的臉,瑞亞緩慢而鄭重地點了點頭。

她可以承受,或者說,她早就獨自承受過了,無數次。

而她的情況更糟糕,因為她一旦失敗,人們不僅不會施以同情、把視線放在成功者身上忽略她,他們還會批判她、嘲笑她,把她每一個毛孔都放大來仔細評價。

因為她不再是新人了。

對於瑞亞來說,這是最糟糕最殘酷的職業了,但同樣也是最好的。

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在好萊塢重現自己的夢想,瑞亞到不至於如此焦急,跟隨帕克夫婦的規劃完成學業再開始拼搏事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她還需要完成對“瑞亞”的承諾,所以她必須加快腳步。

更為關鍵的是,這裏的1994年和她原來死亡的那個2016年根本不在同一條時間線上——歷史的細節變動了。

這和瑞亞所知道的歷史不完全是一回事情,就算她回中國去也找不到自己熟知的一切了。

這也就意味著她原本就摻了水分的“預知”能力還要打上無數的折扣,所以她得提前進軍好萊塢的計劃了。

“瑞亞,你知道《洛麗塔》是關於什麽的嗎?”梅的目光又變得溫柔起來,“……你確定自己能接受這個嗎?”

“馬洛伊先生想帶我去試鏡的是安娜貝爾。”瑞亞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她的對手戲只會是年輕時候的亨伯特。”

“媽媽,我已經能夠正視那件事了,我必須跨越過去而不是讓它成為我的阻礙,犯錯誤的人不是我,該逃避的人也不應該是我。”

沒錯,大名鼎鼎的《洛麗塔》正是一個關於一個中年男人亨伯特和未成年少女洛麗塔之間的悲劇。

而安娜貝爾則是亨伯特年少時早死的初戀。

考慮這個情節和瑞亞的背景,這確實應該是她極力避免的題材。

但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這為什麽不能是她的跳板呢?

這部從審核到發行再到上映,歷盡票房失敗、輿論批判的經典電影,直到數年後才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為什麽不能和她相互成就?

甚至,瑞亞還抱有疑問:

為什麽她只能試鏡安娜貝爾,而不能是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洛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