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原來還可以這麽玩(第2/2頁)

李憲點了點頭,起身離座。

在往後二十年,哈藥集團以廣告催動產品銷量,然後再以二級市場炒作圈錢,催動股價上行反補平衡大筆廣告支出的模式,已經成為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說哈藥集團日後有錢膨脹也好,上行下效胡亂揮霍也罷,那都是國企病作祟。

以營銷帶動實業,以實業帶動股市,再以股市升值彌補平衡營銷成本的操作方式,無疑是相當高明的。

雖然因為過於依賴這個路子,導致後來的競爭對手跟風廝殺,整個市場上同質化產品過多,最後讓哈藥失去了營銷優勢而頹廢了下去。但至少在營銷,實業,股市三位一體的初期運行中,哈藥不論是在利潤還是在知名度上,都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成果。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哈藥集團很明顯還沒有解鎖這個姿勢。

而李憲,不過是把羊頭掛在了狗肉上面,用新北的歸真堂品牌,去推動這個過程。

至於以後哈藥能不能受到啟發,扔下自己單幹,李憲絲毫不懷疑。

這是肯定的,這世界上傻子沒那麽多。

可國企的效率,他同樣清楚。特別是哈藥這種守著整個省十幾種對醫院供應的藥劑生產企業。想放下身段去開做保健品,如果不通過收購,憑他們自己去策劃開發,沒個一年半年的項目落不了地。

就算是通過收購手段,整合的時間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所以,留給哈藥方面的選擇不多。

想要在短期之內迅速提升集團股價,那麽和新北集團合作,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以後?

以後的事兒,誰能說得清楚呢?

沒準兒一年兩年之後,歸真堂成了不亞於飛龍和太陽神這樣的存在,反過頭來吃了哈藥五廠都說不定。

也沒準兒一兩年之後,歸真堂折戟沉沙,變成保健品市場上的一句枯骨也保不齊。

先把眼前的便宜占了再說。

這就是李憲的想法。

當聽完李憲那以歸真堂品牌廣告營銷造勢哈藥有意進入保健品行業,從而催發實現“三位一體”的論調,辦公室中的孫光抑制不住心中激動。

哈藥的情況是啥樣兒的?

93年之前,集團連年虧損,效率低下,產品難賣,資金緊張。

自打92年夏天“深市認購證事件”之後,決策層突然發現故事可能是拯救國有企業的最佳手段。經濟學家們紛紛獻策,指出“通過股市市場融資,搞活增強國有企業實力”的策略。京城由此組建了證監會,將股票的發行權從浦市和深市的兩個交易所手裏收了上來。

然後,便對全國實行扶持國有企業的指標配額制上市機制。說白了,這個機制就是由中央方面確定上市額度,然後按照系統分配到各個部委,再由各部委按地域分配到各個省市自治區。

而當配額發到龍江省的時候,哈藥已經是四處漏水的破船了。從八八年成立,幾年的時間下來,盈利沒多少,反倒是欠了銀行4000多萬,欠了國家財政那頭一千多萬。

就這麽的,為了還債,哈藥才啟動了上市程序。將銀行和國家財政的債務換辦成了債權,然後又變成了股權。

隨著集團上市,這些股權一股腦的賣給了股民。

所以集團上市的初衷……

根本就不是為了上市獲得資金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是為了還債!

整個集團之中,根本就沒有什麽正經八百的資本玩家。

集團自打上市之後倒是準備玩一玩資本市場,可取了多少次經,試過那麽多的錯,請了那麽多的專家出謀劃策都沒卵用。

現在,聽到李憲清晰的,非常具有操作可行性的計劃,他還是第一次知道……

原來上市集團,可以這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