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遼帝崩,要隨禮嗎?(第2/3頁)

如果這樣做的話,說明兩國的邦交還是正常的,既然邦交正常,那麽雙方之前簽訂的所有條約是否也要履行?

皇帝趙煦如同吃了蒼蠅似的惡心,真不想搭理遼國。

可正如蘇轍說的那樣,一旦大宋承認和遼國兄弟之邦的關系,豈不是說,大宋在北線雖然獲得了一場大勝。然後過段日子,該給遼國的歲幣還得給?

憑什麽?

這不是說,大宋的勝仗豈不是白打了嗎?

不僅如此,按照協議,雙方的國界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認定了下來。是否到時候,不僅燕州和涿州沒有了,連同州,易州等大宋占據的城池也要讓出來。

站在蘇轍的立場上,斷絕邦交,無可厚非。但是在人家當家人死訊傳來的時候斷絕,不厚道。

都已經兵戎相見了,還有什麽說的?幹就完了。

可問題是,林希是禮部尚書,遼國來使,如果攔在國門之外,豈不是他這個禮部尚書的失責?不僅如此,大宋的官員,經常會因為一些小錯誤,被攻訐,然後不停的被襲擾,最後變成不可饒恕的錯誤,離開朝堂。

林希冷冷的撇了一眼蘇轍,後者老神在在的樣子,仿佛剛才說的話,根本就不是出自他口似的。

林希明知堅持會引起人不適,可宋遼邦交沒有斷絕,他就得按照禮儀來。有道是在其位謀其政,他別無選擇:“蘇相,我們談論的是禮儀,生死,乃天地之大禮,不能等閑。遼國使臣在關外,攔著不讓進,非我華夏待客之道。”

“遼人不是客人。”

蘇轍耷拉著眼皮,輕飄飄的反駁一句。

按照趙煦的經驗,這夥人接下來得吵起來。他看向了章惇,問:“章相的意思呢?”

章惇為難了起來。

要是大宋能一口氣滅掉遼國,考慮都不用考慮,直接把人趕走就行了。

可問題是,滅不掉。

這個時代,想要滅掉草原帝國,只能是草原帝國。

或者說不是滅掉,而是吞並。

這是草原的規則,強者通吃,不斷的吞並周圍的部落。變成自己的部族。等到足夠強大的時候,建立帝國。

匈奴是這麽幹的,突厥也是這麽幹的,契丹當然也只能怎麽幹。

可是農耕民族,是無法吞並草原部族的。因為雙方的戰爭空間不一樣。遼國幅員萬裏,靠兩條腿,從東走到西,沒有三個月下不來。中間連個城鎮都沒有,戰爭越持久,補給線就越長,哪怕大宋占盡優勢,最後也會因為補給而被拖死。而草原騎兵不需要補給,靠著掠奪和遊牧就能發動一場針對萬裏之外的戰爭。這是大宋絕對做不到的事。

章惇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正如蘇轍說的那樣,大宋如今該如何應對遼國?

雙方都爆發了血案了,還當兄弟,肯定不合適。

可堵著遼國的使臣,告訴對方,報喪可以,新君登基要觀禮也行,不過條約要重新簽訂,就有點落井下石的感覺。

章惇冷冷道:“陛下,雖說禮不能廢,但宋遼之間,必須要有一個新的條約。”

平日裏笑呵呵的曾布,卻在章惇沒說完之前,開口了:“陛下,如此一來,大宋有落井下石之嫌疑。”

林希聽章惇的話,心頭一冷。

他可是章惇的人,還是同鄉兼同窗,都算是歐陽修的弟子。畢竟他們是一科的進士,算起來,曾布和他也算是這層關系。

可是讓他憤恨的是,章惇卻並沒有支持他。

反倒是平日裏不顯山露水的曾布,對他拋來了橄欖枝。他不知道遼國皇帝死了,大宋去奔喪,很憋屈嗎?

難道朝堂上就他一個二五仔?

可問題是,大宋並沒有明面上和遼國斷絕邦交,他一個禮部尚書,總不能去做門下侍郎做的事吧?

門下省管朝堂監察,別看蘇轍如今不顯山露水的,越來越像是個老好人。可問題是,這家夥真要是固執起來,皇帝也拿他沒轍。

給曾布一個感激的眼神,這時候林希真的是把曾布當好人了。雖說感覺上,他不認為曾布會真心幫他。

曾布笑了笑,看向皇帝趙煦道:“陛下有所不知,遼國皇帝要是別人也就算了,但是耶律洪基駕崩,咱大宋還真得去。”

皇帝趙煦皺眉道:“難不成耶律洪基對我大宋友善,我大宋才得以禮相待吧?”

這話出口,顯然表示皇帝心情很不好。

皇帝有種被逼著做不樂意的事樣子,負面情緒頓時充斥著全身。

曾布不在意的笑了笑,大宋的皇帝,跟人講道理……尤其是跟文官講道理,似乎從來都沒有贏過啊!

曾布不敢說自己智慧冠絕朝堂,但也不是魯莽之輩,不可能輕易落人口舌。同時,說服皇帝,對他來說,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