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官字兩張口(第3/4頁)

皇帝是官員的最大上司,和普通官員對待下屬遞送上來的公文一樣,皇帝不能什麽都依臣子的心意去做。在勾決的時候,會故意留下一小半等待處決的犯人,重審。而且這是隨即的,皇帝哪裏知道那個該死,那個不該死?他只是要用自己的權威而已。

即便順順利利,一套程序走下來,很多官員的任期都到了。

如果因為有案件沒有終判,影響了吏部考評,豈不是要耽誤了仕途?

所以,械鬥誤殺,會經常出現在大宋衙門的判決之中。而發配,根本就不需要走邢獄司衙門,直接在州裏就能完成所有的流程。

孟康原先以為自己殺人,應該被李逵截胡,發配到登州,然後被船廠留用。等於說,他這輩子都已經賣給船廠了。他雖然認為自己殺人,是有足夠的理由。但絕對不可能被赦免。畢竟殺人案件,地方官也不能捂著不報。

可聽李逵的意思,仿佛另有玄機?

忍住心頭的欣喜,孟康躬身問:“大人,難不成還能無罪?”

李逵指著孟康道:“之前你說的情況沒有故意隱瞞吧?”

“不敢,句句實言,不敢欺瞞大人。”孟康急忙解釋。

李逵頷首道:“這事很簡單,你殺人了,但同時也立功了!”

孟康瞪著眼珠子還以為李逵在消遣他,他殺人是真的。家人被脅迫也是真的,鄧家手眼通天自然也不假。

但李逵卻一臉正色道:“你說的這個鄧家,據本官了解應該是遼國的探子。此人居心叵測,前兩年大河改道進入遼國境內,他們竟然要在邊境之地的定州修建船廠。這是要幹什麽?給遼人做內應,遼國攻入大宋,他們就能給遼人船只使用。這是吃著大宋的小米,禍害大宋的根基,投敵背叛,是徹徹底底的宋奸。雖說,當時的情況是大河改道,路過了定州,但大河改道進入的可是遼境。此賊謀劃甚大,幸虧讓你發現了,要不然我大宋可就危險了。”

孟康提醒道:“可是大人,鄧家應該不過是看到大河之利,想要步先機而已。他們通遼的罪狀,恐怕找不出來。”

這已經是說的委婉了,不是找不出來,而是根本就沒有。

鄧家應該是利欲熏心,做了欺壓良善的事。什麽通遼,就一個定州的土財主,也配通遼?

可李逵卻斷然道:“通遼罪狀要是沒有,本官也不能無端的冤枉人,但這樣的人太危險了,不能因為他們沒有事情敗露,而聽之任之。最少,定州再也容不下他們了。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但同時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為了不讓他們繼續變壞,本官也將力諫將其族人遷出定州。”

“大人要遷移鄧家?”

“萬一他們真的是遼人的探子呢?本官為了穩妥起見,會建議朝廷將鄧家遷徙去嶺南。”

太狠了,這是甭管有罪沒罪,都要發配五千裏的樣子。而鄧家已經在他手裏死了一個子弟。

孟康倒是想反駁,可卻發現他一句話也說不了。都讓李逵說了。

李逵吩咐道:“朱富,帶著本官的官帖,去請通判陳大人來。”

很快,陳通判匆匆趕來,不明所以地看向了孟康。隨即對李逵躬身道:“下官,見過李待制。”

李逵也不廢話,直截了當道:“陳通判,本官在你登州發現了通遼大案。”

大宋從皇帝到官員,都說遼國和大宋是兄弟之邦。可真要是大宋有人通遼,必然會處死,這類案件,在大宋可是會朝野震動的大案。可憐陳通判已經五十多了,嚇得膝蓋都軟了。哆嗦著開口道:“李待制,登州可是秦大人主政啊!看在秦大人的份上,給我登州官員一條活路吧?”

李逵在京東東路才幾天,已經是獲得了個‘李閻王’的美譽。要是換一個人來,就算是天章閣直學士,還真沒這樣的威懾力。一句話,就嚇趴了通判老爺。

可是李逵呢?

不到一個月,就將齊州和青州的官員清理一空。

充軍發配的武夫就不說了,光文官被貶謫嶺南的就好幾個。

要不然,陳通判也不會如此害怕。

李逵當然不會對登州官場下手,他不過是震一下官威。沒想到勁使大了,於是不得已寬慰了陳通判幾句,畢竟師伯秦少遊還靠著陳通判幫忙管理登州。至於秦少遊?去嶗山訪道士去了。大宋知州就是這麽愜意。

等李逵說完,陳通判頓時同仇敵愾道:“賊子可恨,如此喪盡天良。大河改道還以為覓得天賜良機,沒想到蒼天開眼,讓他顯露無遺,老夫這就去行文報朝廷。”

“小五,將本官寫好的奏折蓋印,一並送都事堂。”李逵拉著陳通判的手,笑道:“陳通判明察秋毫,本官回京之後必要將陳通判事跡多加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