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缺個得力的幫手(第3/4頁)

加上缺乏阻擋騎兵的有利地形,造成大宋在戰略上的被動,讓大宋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卻收效甚微。尤其是,遼國也不是個安分的主,經常用武力威脅大宋。大宋想要打遼國不是一天兩天了。

可大部分都是想一想,西夏的崛起,讓大宋無暇顧及遼國的事。

大宋戰略上的所有重心都被西北給吸引住了。

可從心底裏來說,任何一個大宋皇帝,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不想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尤其是宋神宗對遼國的怒火,更是史無前例。

元豐初年,神宗準備對西夏用兵。這場大戰結局就不說了,大宋慘敗,且損失慘重。但在大戰爆發之前,遼國卻橫插一腳,表示大宋要打西夏可以,但是要割讓關南十縣給遼國,要不然遼國絕對不會坐視遼國的屬國西夏遭受大宋的進攻。其實遼國這也是在試探大宋。想要通過威逼,看出大宋的態度。關南十縣,其實在澶淵之盟中就已經劃定了,歸屬於大宋。

神宗皇帝雖說運氣差點,命短一點,但是做皇帝一點也不差。斷然拒絕遼國的無理要求,於是遼國用老套路,邊境陳兵,嚇唬大宋。

這樣一來,大宋準備攻打西夏的精銳,就不得不要去防備遼國,攻略西夏就再無可能。神宗皇帝無奈之際,只能答應了遼國退而求其次的要求,每年增加歲幣二十萬,從澶淵之盟的每年三十萬歲幣,增加到每年五十萬。

神宗當初是咬著牙答應了下來。

要是宋軍最終滅了西夏,收復了河套地區。這每年二十萬的歲幣,對於大宋來說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西夏沒打下來。這有運氣的問題。但更多的是將帥不合的原因,鄜延路宣撫使沈括對志大才疏的給事中徐禧言聽計從,手握八萬精銳的種諤和沈括、徐禧之間的矛盾,種種原因,造成了最終的兵敗永樂城。

這一站,大宋元氣大傷。

神宗從此之後,郁郁寡歡,甚至不得不迫於舊黨的壓力,中止了變法。

雖然,變法派在神宗朝一直控制著大部分朝堂,但是變法扛旗的人物——王安石,卻被驅逐出了朝堂。拉幫結派的變法派,內部就開始分裂,更是不成氣候。

就算是神宗在駕崩之前,還是留下了遺詔:“收復燕雲十六州者,雖趙氏異性,亦可封王。”

等到趙煦親政之後,西夏短時間想要滅掉不太可能。但是收復河湟之地之後,趙煦感覺自己已經做到了他爹當初最輝煌的成就。

接下來,他也琢磨,難道就不能超越他爹了嗎?

這不,就會來了。

章惇說要攻打遼國,這個建議,表面上看大宋並不具備。遼國不同於西夏,擁有百萬雄兵的遼國,其軍力,戰爭資源,甚至是人才都不是偏安一隅的西夏能夠相提並論的存在。打,是真想打;可真要是打起來,就不是西北幾路的問題了,而是整個河北,整個河東,甚至中原都有可能成為戰場。

如果李逵統軍,恐怕遼國打不到大名府吧?

僅憑這一點,趙煦說什麽也要讓李逵組建大宋第一支火器營。

甚至不惜將鐵監、工部的鑄造工坊、登州水師,都撥付給新衙門下。

就差取個低調的名字,來掩蓋大宋未來對遼國的戰略了。

叫什麽好?

章惇建議,直接叫火器營。

被安燾無情嘲諷:“你讓人傑去做營將?”

文官做營將,而且營將只有五品,這等於是貶謫還被羞辱。李逵能幹?

不用去問,就看李逵的表情都知道不可能。

李清臣道:“不如叫火器局,直接由官家指揮?”

“不妥,火器太泛泛了,應該隱晦點。只好是將我大宋暴露的火器命名。”

章惇皺眉道,總覺得不太對勁。

皇帝趙煦猛然想到了一個名字,金口一開:“炮局如何?”

“炮局?”李逵聽的腦袋嗡嗡響,什麽破名字,可問題是皇帝想出來的,不敢當即反駁。

尤其是章惇幾個都點頭認同了,李逵只好無奈道:“總不能就我一個人吧?我得找個得力的幫手,能力要強,尤其是擅長統籌各種雜物,且做事雷厲風行的助手。”

“人傑,你看種建中如何?”

“他不成。大宋想要建立重騎兵,只能在青塘組建。而種家是我大宋少數幾個有騎兵訓練和作戰經驗的將門了。大宋要訓練重騎,種建中是最好的選擇。”李逵當即反對。

章惇掌管著吏部官員的任命,只要李逵想要的官員,他沒有找不來的人。

當即大包大攬的對李逵道:“人傑,滿朝文武,四品以下的官員,只要你說得上名來的,老夫都給你招來。”

李逵眼前一亮,問:“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