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太隨便了吧?(第2/3頁)

“算了,張川你還是說說俘虜的事吧?”

“俘虜有三千多,不到肆仟的樣子。當時蕃兵被擊潰之後,大人讓人追擊了一陣,加上戰場上投降的,來不及逃走被堵在城裏的,就這麽多人。”

“來咱家邊上說話。”童貫一直歪著腦袋和張川對話感覺有些吃力,於是伸手招呼童貫道:“你把騎兵如何抵達蘭州城,如何進攻,蕃軍如何大敗,這些過程都好好給咱家說說。”

“是,公公!”

童貫畢竟是皇帝派來的監軍,李逵能看不起童貫,欺負童貫。但是張川真沒有這膽子,只好步行跟著糧車,從騎兵如何行軍開始說起來:“我軍急行兩日,於第三日抵達蘭州城下十箭之地。當時蕃兵將領以為我軍疲憊,出城進攻我軍。”

童貫頷首道:“兵法有雲,以逸待勞,就是這個道理。”

張川也不在意,打仗就是這樣,誰贏了,誰說話響亮。他繼續道:“我軍退城之後,蕃兵緊追不舍。我軍就將計就計,牽蕃兵在野外尋找機會。蕃將見機,以為有機可乘,緊追不舍。卻故意和我軍拉開距離。”

童貫點頭贊同道:“此乃老成持重之法。”

張川微微蹙眉,覺得有點怪異:“隨後大戰一觸即發,我軍開始沖鋒,蕃兵準備不足,被我軍從中擊潰,蕃將當時選擇退兵。”

“一擊不中,選擇退兵,此乃良將之能。戰場上先言不敗,再言勝,此乃張馳之道。”

……

張川聽童貫的評論,心裏就更不舒服了。

這種心情上的不悅,很快就引起了童貫的警覺。他是從宮裏出來的宦官,對於任何周遭的感知都要比尋常人強大的多。要不然,惹怒了不能惹的人,豈不是要一命嗚呼?

童貫開口問:“張將軍,是否不舒服?”

可童貫也納悶了,蕃將哪裏是不懂兵法的樣子?反倒是李逵才是那個不懂兵法的人啊!

“童公公,為何你一直在誇蕃將之能,他要是有本事,豈不是我大宋飛廉軍就要損失慘重?”張川接著闡明道理:“可我飛廉軍斬殺無數,最後才是勝者。”

“張將軍勿怪,童某身子不便,這才會錯意了。”童貫只能用身體受傷來搪塞。

童貫這才警覺,好像自己誇錯了對象。這等錯誤,童貫以前是肯定不會犯的,要不是李逵給他帶來的壓實和震驚實在讓他匪夷所思,也不至於如此顛倒。

可問題是,童貫也是懂兵法的人啊!

以逸待勞,錯了嗎?

張弛有度,錯了嗎?

老成持重,錯了嗎?

為什麽都做對了,卻在戰場上一敗塗地?童貫糊塗了,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難道戰術僅僅是勇氣足夠就行了?

事實上,童貫雖然心神不寧,但一直以為自己是在誇飛廉軍,沒想到鬧出了這個烏龍。可讓細細想來,蕃將仿佛才是那個懂兵法的人,李逵這樣的作死能手,不把自己害死,已經是老天開恩了。

童貫越想越亂,可是他不能不問。

等到入城之後,他就得繼續和李逵掰扯。

文官帶兵,他們有上奏的權力。監軍同樣也有上奏的權力。

前者上奏通過通進司,由通進司主官給事中上報給門下省,抄送中書省都事堂,再上報皇帝。而宦官監軍直接越過這些官衙,給內省上書,直接會送到皇帝面前。

要是李逵和童貫的奏折南轅北轍,即便皇帝不說,也會不高興。

因為兩份截然不同的奏章說明前線將帥不和,拿大宋的社稷開玩笑。

這是一個雙方需要坐下來好好談判的利益分配過程,童貫寸功未立,這時候,他比誰都著急。

尤其是,在李逵明面上就給他穿小鞋的情況下,更是擔心李逵到時候水火不進,不但不給功勞,還要在他身上踩幾腳才開心。

他不得不防!

至於另外的,童貫也腦袋發昏,似乎蕃將做的要比李逵好得多,可為什麽這廝就如此不耐打。不說別的,就是堅持到自己到戰場,也好啊!

好在路上雖時間不長,但童貫總算是問清楚了戰況。接下來的事有些需要童貫去觀察,有些需要他派手下去查驗。

進入蘭州城的那一刻,他終於發現城頭上為什麽人頭攢動了。

一隊隊蕃兵被看押著修城墻。

蘭州城自從二十多年前第一次修建,自仁宗以後,第一個修蘭州城的人是宦官李憲。之後經過大宋,西夏,青塘三家輪流控制,除了大宋有心修建城池之外,其他兩家可都沒有修一座堅固的城池的打算。

這導致蘭州城破破爛爛,尤其是城墻,更是荒廢不已,不修葺,幾乎不能用了。

童貫之前也來過蘭州城,他也清楚,修城墻是個正經事。只是見到李逵的那一刻,他心裏還是膈應的不行,但即便這樣,他還是臉上堆滿笑容,恭賀道:“恭喜李大人收復蘭州城。不知道李大人是否能將俘虜名冊給咱家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