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禦史才是真愛(第3/4頁)

而且還官迷。

當然,後者對安燾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問題。他玩味道:“小子,安分在延安府呆上三年。等三年後吏部大考老夫給你保舉樞密承旨的職位如何?進了樞密院,就是自家地頭,一年之後,升你都承旨。”

在大宋,地方文官升遷要是還在地方上,基本上就只能考慮轉運使衙門,提舉常平司衙門,提舉邢獄司衙門的副手。通判直接升遷知州也有,但不多見。如果是朝廷重視的官員,一般會召入京城。通判是六品官,但大宋的京官的身份太尊貴,一般不僅不會升官,在品級上還會降一級。

這才是大宋文官被重用的表現。

尤其是在要害衙門,比如說秘書省,尚書省,門下、中書。

安燾是樞密院的同知樞密院事,樞密院實權二把手,相比那些對後續升遷非常容易的衙門,樞密院的吸引力肯定會差一些。可樞密承旨是六品官,算是平調,在品級上並沒有降低。可樞密都承旨就不一樣了,這是五品官。六品穿的是綠色官袍,而在大宋文官之中五品就能穿緋袍了。顏色一變,天上地下。但李逵卻表現出嫌棄的樣子,反而給人一種受了巨大的委屈似的:“學士,能去禦史台嗎?”

“禦史台?”

安燾心說這是劉安世的地盤,當然,劉安世似乎對李逵也挺有興趣,舉薦沒有問題。大宋文官升遷制度之中,需要有六個上司官員給舉薦,才能完成正式的升遷。劉安世自然也是安燾考慮舉薦李逵的人選之一,至於蘇頌……他太老了,說不定等李逵需要升遷的時候,他老人家已經告老了。

加上範純仁、李清臣、蘇轍,再隨便劃拉一個,就能給李逵站台了。

這也是大宋官場的潛規則,因為升遷需要有人舉薦做保,大宋的官員熱衷於各種宴會聚會,甭管是巴結上官也好,還是展示才華也罷,都免不了的往來。畢竟在他們升遷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上官保舉,這一規則雖是讓官員做事有了忌憚和敬畏之心。同時也導致了官員之間拉幫結派的發生。凡事有利必然有弊,這是沒辦法的事。只有進入京官,且是四五品高官,才不需要這種保舉制度左右。

安燾本來也是禦史台出來的高官,對於李逵想一頭紮進禦史台這個是非窩,還以為是蘇轍的意圖。想了想,問李逵:“你為何要去禦史台?中意那個官職?”

“左右司諫就不錯。”

李逵說完,似乎挺認真的點點頭。

而安燾卻心頭猛然驚醒,難道蘇轍真的準備從禦史台開始動手了?保守派被滲透最嚴重的地盤,真要是換普通的官員去,還真奈何不了禦史台那幫天不怕地不怕的家夥。讓李逵去,或許是個路子。安燾忍不住期待道:“人傑,你去禦史台沒問題。左右司諫也不是不能運作,只是你去禦史台,可能會被孤立,你想過如何破局?”

“破局?沒過想過。”李逵的大腦袋搖地如同撥浪鼓似的飛快,咬著牙道:“我有幾個仇人,去禦史台正好收集他們的黑料……”

“滾下去!”

安燾眉毛都豎起來了,原以為李逵這家夥去禦史台是準備一展身手,沒想到這貨竟然想著公器私用,這讓他如何能忍?

其實李逵並非如此,去禦史台還有一個好處。

禦史只有告人的份,根本就不用擔心被人捅刀子。他琢磨來琢磨去,京官之中,除了宰相,似乎就禦史台的官職最符合他的心意。

順帶著還能用禦史的便利,欺負幾個敢對他翻白眼的官員。

可這心思,安燾怎麽肯去幫忙。他要是覺得自己的王八拳打在李逵身上毫無作用,恨不得將李逵暴打一頓。

京城,汴梁。

任何王朝總有一些人對於朝政毫不關心,整日遊戲在京城繁華之中。

端王趙佶就是這麽一個人,最近,趙佶攤上事了。端王府被十來個商人聯合起來告了,拿貨不給錢,去端王府討要,王府還放狗傷人。

這官司一下子就在京城百姓之間傳播了出去。

可趙佶呢?

有苦難言,李秉乾混跡在他的手下,曾經是端王府的錢管事。憑什麽李秉乾賒賬的錢,要他去還錢?可是問題是,趙佶根本就不敢將李秉乾的身份說出去,他能怎麽說?西夏如今的皇帝,曾經是他手下的奴才?李秉乾欠下的賬,讓商人去興慶府討要去。

這話他敢說,禦史就敢告他僭越。

李秉乾即便沒有推翻梁氏,也是西夏的王爺,趙佶何德何能敢用西夏的王爺給他做管事?

沒辦法,錢是必須要還,最近趙佶缺錢在京城也傳遍了,因為借錢,他的朋友至少少了九成。這天實在沒辦法了,他來到了自己姑父家,駙馬都尉府,想著能借一點算一點。鼓足勇氣,這才擡腿上了府邸的台階。駙馬都尉府的門房見是端王,目光躲閃地不敢看人,硬著頭皮對趙佶道:“王爺,我家老爺遊嵩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