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太後克星

敵軍要幫忙,這事說起來就讓人覺得古怪。

正常人都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可李秉乾又找不出李逵故意要欺騙他的原因。

更讓他無語的是,為了給潛在合作者以信心,李逵拍著李秉乾的肩膀,很自信道:“放心,對付太後,我有經驗。”

可不是有經驗嘛!

要不然,他一個前程似錦的殿試第三名,堂堂的探花郎,在秘書省如此有前途的衙門裏做官,怎麽會灰溜溜地被趕到了西北?

還不是這廝看不慣女人欺負女人,母子不能相認的慘劇嗎?向太後將趙煦養在身邊,卻讓朱太妃只能以母妃的身份覲見親生兒子,見皇帝還要行禮,這等荒唐的事,李逵看著就鬧心。加上他是個膽子大到無法無邊的主,就咬牙做了!

之後越鬧越大,向太後不得不承認邢恕幾個弄出來的假詔書是真的……

李清臣、邢恕、章惇這些朝堂大佬,向太後拿他們真沒什麽辦法,但是李逵就倒黴了。向太後的所有怒氣就傾泄到了他的頭上。

而且李逵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實在太大,想躲也沒辦法躲。當初向太後的壽宴上,要不是李逵關鍵時刻出頭,邢恕等人的謀劃或許就付之東流了。當然,李逵要說自己有對付太後的豐富經驗,全天下,估計也沒有第二個人敢說比他強。

只是李秉乾奇怪,按照西夏的朝堂規矩,李逵這樣的貨色應該早死了啊!

為何這廝活得好好的,被打發到了大宋西北邊境,還要支持他這個西夏王爺造西夏梁太後的反?

與李逵合作,對李秉乾來說,並不是一句‘有經驗’就能接納的,接納李逵加入的條件不是李逵對付太後的經驗有多豐富,而是他這個人的身份。如果李逵是黨項人,李秉乾一點擔心都沒有,可以立刻接受李逵,並且委以重任。

可李逵是宋人。

這也不是問題,宋人在西夏做官的多了去了。西夏的實際控制區是唐朝在夏州設立的節度使控制區,不少漢人在當地居住繁衍生息。在西夏,漢人數量也不算少。漢人在西夏做官,也很普遍。就像是西夏的外戚梁氏,就是漢人。所以,李秉乾不嫌棄李逵的漢人身份,關鍵在李逵的另外一個身份——大宋文官。還是進士出身的精英官僚。

西夏建國五十年,漢人在西夏朝堂做官的不計其數。

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大宋進士出身的文官,會投靠西夏。

可以說,李逵即便想要幫他發動政變,也是憋著壞,根本就想要讓西夏好過。這才是李秉乾遲遲難以決斷的原因。

再說,仁多家族已經想好要投宋,可是仁多彥卻並不願意被李逵綁在戰車上,他但心李逵一旦插手李秉乾發動的政變,仁多家族沒有任何反應的時間,就不得不大舉遷移到宋朝。而這對仁多家族來說非常不利。更不利的是,李逵此舉已經斷絕了仁多家族和宋王朝要價的資本。

看似李逵亂打一起,卻有種一箭雙雕的深謀遠慮。

一則,可以立刻讓仁多家族投靠宋王朝,從而削弱西夏的實力,震懾西夏朝野。

其次,可以通過政變挑動西夏皇族和後族的交戰,擾亂西夏內政。當年大宋幾十萬人都沒有達到的作戰目的,卻讓李逵輕而易舉的完成。明明是待價而沽,卻在李逵手裏成了棋子,仁多彥說什麽也不答應。

所以,他是最堅決要求李逵立刻處死李秉乾的人,而且態度堅決到甚至想要用人仁多家族的投靠為籌碼。

可惜,李逵對李秉乾好臉色,並不代表對仁多彥會有好臉色。

這貨本來就是李逵的俘虜,去了京城一圈之後,竟然成精了。不僅獲得了官職,還比李逵的官職都大,好在沒實權,李逵早就瞧他不順眼。說話的語氣可沒有當初那麽好說話了:“仁多彥,本官做事還輪不到你來評頭論足。你爹既然說要投入我大宋,我不管樞密院許諾了你們父子什麽好處,但是你們父子想什麽風險都不擔,就想將好處吞下去,別人我不管,在我這裏,門都沒有。”

“李逵,你敢違抗樞密院的命令?”

要不是打不過李逵,仁多彥真想要掐死眼前這蠻不講理的黑廝,他們父子要是投靠了大宋,一旦進入將門,可要比折家風光多了,他爹仁多保忠至少也是個節度使的爵位。可是李逵一個小小的六品通判,卻敢明著逼仁多保忠立刻起事?

李逵不屑道:“有本事去京城告狀啊!還有,你對西夏李氏比我熟悉,擬訂一份有可能對西夏李氏忠心的名單出來,只要皇族和部落首領。”

“我要是不寫呢?”

李逵笑了,露出慘白慘白的牙齒,對仁多彥道:“瞧你說的,你要是不寫,我也拿你沒辦法,可這荒郊野嶺的,走丟個人太正常了,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