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蔡學士,你我一見如故!

“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

能讓李逵發出這樣的感慨的人,也就是在府衙看好戲的幾個老奸巨猾的文臣了。可李逵面對這幾個,只有幹瞪眼的份,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程知節在邊上長籲短嘆,聽了李逵的感慨之後,很認同的點頭。雖說這話流傳在明朝年間,北宋沒有這種說法。有道是經驗的共鳴都是相通的,程知節作為武將,肯定不會認為讀書人是好人。

只不過他感覺有點奇怪,怎麽人傑罵人,把自己都給圈進去了呢?

可程知節完全被劉延年憤怒離開的背影給嚇住了,雙方似乎陷入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之中。尤其當章楶拒絕了李逵的求援之後,程知節面臨了巨大的壓力。反倒是李逵並不在意,武將再有道理,還能動手打文官不成?

“人傑,要不我們把人還回去吧?”

程知節沒轍了,有低頭認錯的打算。

李逵卻毅然決然的拒絕,且說明了理由和立場:“姐夫,你要是慫了,以後誰還會把你當回事?再說了,劉延年既然開口要戰馬,說明士兵對他來說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重要。畢竟軍官的待遇在禁軍之中都是一樣的,甚至品級相同,差遣相當的官職,禁軍和廂軍中的軍官都沒有區別。你即便想要拉過來,別人也不會來。有區別的是士兵,也只有士兵能被更好的待遇給吸引過來。兵沒了,他可以去招,但可恨的是他看中了我們的戰馬。”

“戰馬絕對不能給他。”程知節雖說膽子不大,但也是個知輕重的人。郝隨這家夥說什麽也要將一半的戰馬進獻給皇帝,這個要求程知節也好,李逵也罷,都不能拒絕。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再說了,二姐夫,你想過沒有?真要是把士兵還了回去,以後西軍之中的將領就不好說了,肯定對你頗有怨恨。因為他們啥都沒有撈著,還讓你這個京城來的將軍羞辱了一把。就連西軍的士兵都會對你畏如蛇蠍。原本是好意,給西軍的兄弟們找個好營生。可到頭來呢?成了一場空。不僅是如此,你以為,士卒要是回去了,還能和以前一樣在軍中安穩?”

“挨頓打,以後肯定給小鞋穿?要是戰事緊密一些,這些人很可能會被命令去做必死的事。”程知節終於明白了李逵一定要他死撐到底的原因。原來開弓沒有回頭箭,想要收手都沒了可能。做將軍的,說什麽也不能讓士兵寒心。

兩萬戰馬,除去郝隨堅持要送去京城的戰馬。留下的一半,李逵打算組建一支五千人的騎兵。

這種單純的兵種,只有在西軍之中才有可能組建。中原的禁軍,步兵管步兵,騎兵管騎兵,都分在不同的指揮之下。朝廷設置了單兵種的指揮使,步兵指揮使和馬軍指揮使。而騎兵有馬軍指揮,歸於殿前馬軍直指揮使管轄。打仗的時候,步兵出步兵,騎兵出騎兵,然後樞密院出將軍,都事堂出文官主帥,最後宮中中侍(也就是宦官)選監軍。這才是大宋朝廷出兵的路數。地方上的監軍因為宦官稀缺,經常由文官出面。

這樣組建出來的軍隊,很難有默契可言。大家平時訓練都不在一起。

近乎於烏合之眾的軍隊,能在戰場上打贏真的成了奇跡。

唯獨西軍,大宋已經默認了西軍的募兵法,同時也默認了西軍之中的置將法。這也是為什麽,大宋初期的將門漸漸退出了軍界實際控制權之後,西軍之中將門開始湧現出來的原因。只有將軍,士兵,都穩固的情況下,才會有更加穩固的利益關系和抱團。這才是將門出現的原因,同時也是被朝堂非常忌憚的‘隱患’。

至於說為什麽李逵要組建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

他是琢磨著騎炮協同可能很有搞頭。步炮協同,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步兵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主要是開花彈他沒琢磨出來,而實心炮彈對步兵非常不友好。加上步兵武器攻擊距離太短,行動太緩慢,尤其是穿著鎧甲的步兵,在戰場上行動不便,經常作為站樁衛士。戰場追擊,根本就不是步兵的長項。因為步兵行動距離太短,跑一兩裏路就沒勁了。

步兵不穿鎧甲吧?

這在戰場上等於是找死。

李逵想了好幾宿,最後還是覺得騎炮協同才有搞頭。

來如風,去無影。大炮開火就能禍禍步兵方陣,打亂步兵陣型,騎兵出擊如同切瓜砍菜,想想都帶感。

至於說為什麽不去將步兵裝備變成鳥槍,甚至燧發槍?主要是飯要一口口的吃,炮兵還沒有搞明白,就上馬火槍,有點浪過頭了。

再說了,熱武器的打造價格,可不是普通的冷兵器能相提並論的。動不動上百萬,甚至幾百萬貫,甚至還遠遠不夠。而且消耗也大,一個士兵,只要沒死,他從軍後領取的武器,可能就能貫穿他的軍旅生涯。但是熱武器,使用一兩年肯定要換一批,要不然不僅無法殺敵,自己人都要死在不堪重負的武器上頭。這軍費朝廷能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