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老夫要吟詩一首(第2/3頁)

如今的種建中,頂著名士張載的弟子,身為關中學派的學徒,混跡在大宋的文官之中。

忘了說一句,他是恩蔭官。

為什麽沒考進士?

考過了,沒考上。

張川深知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他爹肯定魔怔了。小時候聽爺爺說,張輿也請過先生悉心教導,當初他爺爺也想把兒子送去太學,然後中個進士,改換門庭。

可惜,張輿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瞎混到了二十多歲,只能恩蔭做了武將。

這是老張家不得不說的痛,張川暗暗下決心,自己這輩子當進士沒指望了,但他兒子可以有。

“父親,兒子來不僅僅是報喜,而且還有軍令。”

張川急忙轉移了父親的注意力,將程知節的軍令交給了張輿。

張輿懊惱道:“還不早說,貽誤軍機,你能擔當這罪責?”隨後看了軍令之後,張輿臉色古怪的看向了兒子張川,踟躕道:“你們真的打了勝仗?”

“真的。”張川也能理解老爹的心思,就連他自己剛踏入戰場的時候,也不敢相信。才五千步兵在李逵的指揮下,竟然能夠將黨項大軍禍禍成這個樣子。殲敵至少一萬多,這種戰績,在大宋已經多少年沒有打出來過了?

張川為了讓張輿更相信,對張輿道:“騎兵是最後抵達戰場的,剛抵達戰場的時候,兒子也不相信。但是戰場上到處都是倒斃的黨項人和戰馬,由不得兒子不信。父親,你不知道指揮這場大戰的不是京營的程將軍,而是另有其人?”

“狄大帥之後,我西北就沒出過能將黨項人欺負成這樣子的名將,你說的是何人?”張輿撇嘴道。

張川說:“爹,還記不記得當初從京城回來,我提起過在京城結交的幾個好朋友。其中一個就是今科的武狀元李雲。”

“他?不是比你年紀都小嗎?”張輿狐疑。

張川擠眉弄眼道:“他不成,關鍵他有一個好哥。也是兒子在京城結交的李二哥,他可了不得,是今科的探花郎,不是武舉,而是科舉的探花郎,堂堂殿試第三名,進士及第李人傑,李逵。”

“爹,您老可不知道,這位可是文武全才。文能治國安邦,武能上馬平天下。他中了進士之後,就進入了皇城當官,擔任陛下近臣直秘閣。也不知道怎麽就來了西北,不過陛下身邊的殿前押班宦官郝隨也來了。”

張輿琢磨了一陣,長嘆道:“既然李家二哥如此出色,為何你不去跟著他讀書?要知道,你要是能中了進士,你爺爺的夙願就圓了。來年清明節,為父也好給你爺爺上墳的時候報喜。”

張川傻眼了,他不明白為什麽老爹又轉到讀書這個要命的關節上了。這是他不想讀書嗎?那是他沒有這個讀書的條件好不好。

“爹啊!人傑的老師是進士,而且他還在蘇龍圖的門下學習多年,考前還是著作郎黃庭堅輔導,兒子在京城的時候,身邊就沒個明白人。”張川想起他在京城備考的經歷,有點赫然不敢多嘴,他去教坊的日子比到書舍的日子都多,說出來,怕他爹打斷他的腿。

絲——張輿倒吸一口冷氣,蘇軾授業,這是啥氣運啊!想到自己家的兒子太傻,蘇門肯定不會收,只好長嘆道:“既然如此,為父相信了。可是你也知道,如今金明寨傷的傷,死的死,士卒真不能湊出多少。要不就民夫吧,民夫還有不少。畢竟戰後要掩埋屍體,民夫做起來輕車熟路。”

“可是戰場上上萬俘虜什麽辦?程將軍麾下的士卒傷亡也很大,已經抽調不出人手了。”張川急道,西北鄜延路,張川算是地頭蛇,父子都在軍中擔任武職。張輿更是軍中高官,怎麽連兩千人借調不出來?

張輿沒好氣道:“萬一黨項人打回來了呢?”

“那時我軍早就打掃戰場,押解俘虜去了膚施。而且我軍大勝,黨項即便想要再次增兵南下,也要考慮再次失敗的可能。金明寨雖有固守之功,但萬一程將軍提攜父親呢?”張川蠱惑道。

可惜,張輿根本就不為所動。固執道:“他程知節的水平,我能不知道?要不是有劉太師做後台,他能升遷如此之快?”

“娃啊,你要記住,咱們小門小戶的千不該萬不該去攙和後宮的事。別看劉太師風光,巴結他的人不少,但恨他的人更多,那些人對劉太師沒辦法,對程知節也沒辦法,但是對付我們張家呢?這就是個是非窩,輕易得來的榮華富貴,只不過是過眼的雲煙而已,說不定哪天就跟著雲彩跑了。”

張輿這通肺腑之言,讓張川清醒了過來。張家在鄜延路有點身份,那是因為軍中盤根錯節的關系在裏頭。

可真要是大人物想要禍害張家,只要將張家的人調去秦鳳路,就能將張家幾代人的努力付諸東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