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柳暗花明的小蘇(第2/3頁)

政事堂的事,什麽時候論的上門下省的主官來說道?你這不是憂國憂民,而是手伸的太長,就不怕被剁掉爪子嗎?章惇有種自己地盤來了個說三道四的家夥,心情頓時不太美麗。曾經的章惇有多麽喜歡交朋友,倒黴之後的章惇性格就有多麽乖張!他立刻就不想和蘇轍說話了,兩人大眼瞪小眼,倒也省去了一番口舌之爭。

京城曹門外驛站。

章惇等著蘇轍一同出城,他倒不是來送朋友。說起來,章惇之前和蘇轍的關系不錯,章惇和蘇家兄弟是同科進士,至少在沒有黨派之爭之前,蘇家和章家的關系非常融洽。章惇又是蘇軾的好友,而且還是在關鍵時候伸手幫忙的真朋友。蘇轍對章惇的感覺也不壞。

但是自從變法之後,由於立場的關系,蘇轍就和章惇的交情慢慢的冷了起來。真正讓雙方不再往來的事,應該從蘇轍發跡,章惇貶謫之後說起。

蘇軾的態度不算,這位大爺經常毫無立場的在錯誤的時機,錯誤的地點,發表對強權的不滿。因此屢被鎮壓。

面對章惇,蘇轍面露苦笑,心說:“我沒睡好,你心裏就沒點數?要不是你在朝堂上附議了讓他去西北的建議,自己會睡不好嗎?”

別人附議,或許蘇轍還真能反駁幾句,甚至用身體不好,精力不濟,才能平庸這些話來搪塞。可章惇是宰相,他都附議了讓蘇轍擔任欽差大臣去西北,他還有什麽說辭?

明明朝堂上每臨大戰之時,多的是那些自以為軍神再世的腐朽文人,可為什麽最後倒黴的卻是自己?

蘇轍絕對是屬於看人打群架,卻無端挨了一板磚的倒黴蛋。

尤其是,他平日裏不喜歡談論軍事。不像李清臣那家夥,動不動就寫一篇《平策論》之類的文章來博取眼球,似乎他很懂的樣子。其實在蘇轍看來,李清臣也就那樣。大宋的軍力並不差,之所以對外戰爭不利,這不是軍隊和士兵的問題。

但有些問題能夠翻出來,有些問題翻出來就是揭大宋皇帝們的棺材板了,這等傻事誰也不敢幹。

說起來,章惇出京其實是等章楶。

眼下的大宋,對西北熟悉的大臣很多。比如說保守派之中範氏兄弟,都在慶州任職過,呂大防還是西北人。

可要說對西北軍政,乃至西夏最為可靠的大臣還真只有章楶。

這也是章楶被召入京城的原因,時間不等人,皇帝也知道自己去問策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就讓章惇代替他在半道上等著章楶,詢問如今西北的局勢,有什麽辦法阻止局勢進一步不利的可能。

這才是章惇和蘇轍同行的原因。

好在終於有一個人打破了兩人尷尬的氣氛,章楶早幾天就接到了聖旨,在黃河渡口等著倆人,見面就高喊:“子由,為兄罩著你!”

章惇捂著臉尷尬不已,他這個族兄平日裏挺靠譜的,可是一旦遇到好朋友,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喜歡胡說八道。

當年,蘇軾在烏台詩案之後,倒黴的不成樣子,被貶謫去了黃州。當時擔任提點湖北刑獄司的章楶,沒等蘇軾出京城,一封熱情洋溢的私信就通過驛站快馬送到了京城蘇軾的手裏,通篇就一個意思——來湖北,哥哥罩著你!

蘇轍不同於蘇軾,蘇軾遇到這種事,就幹脆躺地上心安理得接受了章楶的照顧。

可蘇轍比較老成,如今也是天命之年,說話更是滴水不漏,對章楶躬身道:“質夫兄,小弟這次去西北,還需多多仰仗質夫兄在西北的威望。”

“好說,好說!”章楶眨巴著松弛的眼皮,皎潔的如同是個老頑童,拉著蘇轍就說個不停:“放心子由,別人不知道,難道為兄還不知道嗎?別看這次黨項人氣焰如此囂張,但都知道黨項人長久不了。如今這陣勢黨項人並沒有和我大宋決戰的底氣,他們的心思多半是想要給咱們的陛下一個下馬威,可問題是黨項人不長久……嘿嘿嘿……”

“就和洪水似的,來的急,去的也快,說不定等我們到了鄜延路,這黨項人就該退兵了!聽說你在朝堂上不順,子厚這家夥氣性大,跟蛤蟆似的,小時候就那樣,除非將他打怕了,不然絕對不會服輸。”

章楶拉著蘇轍就要登船,過黃河之後去河東府,然後去韓城,這是從開封府去京城最快的一條路,也是最安逸的一條路。

不用翻山越嶺,不用日夜兼程,只要在船上過個三四天,就能抵達永興軍入的同州,過了同州就是鄜延路。

看到章楶和蘇轍聊的火熱,章惇臉上有點怪不住。章惇的氣量是小,但在章氏家族裏,他還不是那個最耀眼的仔。

章楶進士及第,狀元功名,他說什麽了?

就算是被冠以科舉第一神仙科的嘉佑二年丁酉科的狀元,也是章家人,章衡。還是章惇和章楶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