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紹聖第一人

縣尉?

李逵驚叫起來,由不得他不吃驚,說好的通判呢?

怎麽改成縣尉了?

“甘泉縣縣尉還不領旨謝恩!”

“李逵快來接旨!”

“命官李逵!”

……

李逵咬牙切齒地怒視來宣旨的宦官,他說什麽也想不到,自己已經做好了去邊塞苦地方熬資歷的打算,可他的打算是去當通判,可不是去什麽縣尉。李逵雖然口上說他對仕途做官不在意,但骨子裏還是個官迷啊!直秘閣再不濟,也是皇城裏辦公的秘書省官員。不給個知州老爺的官職也就算了,縣尉,這豈不是故意羞辱自己?

不接,說什麽也不能接聖旨。李逵滿肚子的邪火,根本就沒處發泄。

縣尉是什麽官職?

從九品。掌管一縣緝拿盜賊,邢獄的小官。已經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官職了,更氣人的是,這還不是個正兒八經的文官,而是雜官,似乎之比典吏強一些。大宋的進士,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做這等小官的先例。就算是在縣裏,上頭有縣令縣丞,品級差不多的還有主簿,關鍵是主簿才是文官,縣尉可不是什麽正經文官。這已經不是貶謫了,而是羞辱。

這豈不是將他的官職一擼到底?這旨意說什麽也不能接,尤其是看到對方眼裏越來越興奮,就巴不得李逵倒黴的樣子,他能受這份氣?

腦袋一硬愣是不接旨,而且李逵開口了:“我不服,我要見皇上。”

“官家可沒有空來搭理你這等不入流的小吏。”

看到李逵屈辱的樣子,對方滿意級了,甚至冷嘲熱諷道:“太後千歲都讓你給氣病了,不奪了你的官職,削籍為民,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

“可那是太皇太後的遺詔,我又何錯?”

宦官眼神陰郁道:“沒說你錯了,但太後千歲要辦你,難道就不行?”

遺詔的真假對其他人一點用都沒有,唯獨傷害了向太後的面子。還有就是向家人,他們再也不能以皇帝的親舅舅自居了,國舅的身份也岌岌可危。可這關李逵什麽事,他到哪裏說理都不怕,這可是聖主的旨意。於情於理,向太後只能吞下這苦果。

要不是向家人實在太貪,逼著皇帝給這給哪,甚至連王爵都封賜了,還不滿足,也不會有這麽一出。

遺詔的事,李逵能說,但是向太後不能說。聖主裁定,再說了還是向太後的婆婆的意思,她這個兒媳婦也不敢吱聲。

李逵將遺詔拿出來說事,立刻引起了對方的極大不滿和撇清:“遺詔那是聖主的意思,太後高興還來不及呢?李逵,管好你這張破嘴,別到處胡說八道。”

“既然如此,為何貶謫我?”

“你攪和了太後的壽宴,把太後氣病了,難道不該貶謫你,還得你個升官不成?”

對方一看就是太後身邊的宦官,處處維護太後。當然,向太後也只能用李逵攪和了向太後的壽宴,把老人家氣病了來說事。用孝道逼著皇帝做出選擇,要是換個品行端正,才華橫溢的讀書種子,章惇這位首相肯定要爭一爭的,也不會把眼睜睜的看著李逵貶謫到縣尉的官職上去。

即便是個團練使……也比縣尉有牌面。

畢竟團練使,即便是副的,也是八品官。

比縣尉強一點。

關鍵是團練副使雖說是散官,但不做事,李逵樂個逍遙有什麽不好?

就像是蘇軾當年在黃州的時候,倒黴是倒黴,官俸也底了些,但問題是,他只要在黃州地面上不出去,就算是為朝廷效力。畢竟,團練副使不管事,白拿一份俸祿。蘇軾在做團練使的時候,去了廬山,遊了赤壁……就是囊中羞澀,窮了點而已。

可縣尉就不一樣了,上頭還有縣丞和縣令管著,李逵這樣的性格,從京官發配去了邊塞,要是弄個正職也就算了,還是三把手。李逵說什麽也不接旨。

“李逵,爾敢抗旨不遵?”

李逵幹脆坐在牢房裏,對來宣旨的宦官道:“不接又如何?反正已經坐大牢了,你還能把我發配了不成?”

這還真不能。

李逵雖說莽撞了些,但真要是因為做對了事而被發配,丟臉的可不就是李逵一個人了,而是整個大宋的文官體系。文官面對皇權,跪了。文臣的臉面被後宮給踐踏了,甭管官員做事多不靠譜,多腹黑,但是做官和做人一個道理,臉面要是沒了,就等於脊梁給踩斷了。大宋的進士,臉上刺字發配,還真沒有過。真要是被李逵趕上了,不僅僅是鬧事那麽簡單了。到時候就是後宮和士大夫階層的對立,直接會挑戰皇權。

即便是向太後想這麽做,也不敢。鬧不好,整個朝堂都要群起而攻之。

到時候,連宰相都要表明立場,別人可以看李逵的笑話,但章惇還真不能。到時候他就算是豁出命去死保李逵,如果宰相連文官的利益不去維護了,誰還會承認宰相為百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