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差點忽悠出一個帝師

說起帝王術。

一般會分為兩個流派:法家和儒家。

為什麽沒有道家的黃老之術呢?

畢竟三代無為之治,卻成了後世無數帝王向往的天國。可降三代以後,無為之治的本質其實是仁政。朝廷不胡亂頒布法令,使百姓不會因為法令變動而遭殃。

再說,黃老之術管理王朝實施起來非常困難,朝堂上無欲無求,對外沒有擴張的需求和膽量,對內矛盾沒有激發出來。這樣的王朝環境不是說沒有,但很少見。

而法家和儒家就不一樣了。

法家的出現,直接結束了春秋戰國中原分封的一片散沙狀態。戰果之後,各諸侯國都開始變法,魏國、秦國、楚國、趙國、齊國,都沒能避免。但最終,法律最為嚴苛的秦國脫穎而出,建立了華夏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國。

而且法家的思想不僅僅從戰國興盛,其實一直延續到漢朝都有法家治國的思想。尤其是在西漢,法家和儒家爭鬥不休的局面下,大漢王朝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還是偏向了法家一點。甚至在隋唐時期,法家還是有很多的擁躉。

畢竟,酷吏這種任何官員都痛恨的壞種,在唐朝還非常興盛。而酷吏,其實就是法家的一個旁枝。

從武帝時期,公孫弘推薦了同門董仲舒,而董仲舒提出了‘君權天授’這個概念之後,漢武帝才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這僅僅是確定了儒家的學術地位,並沒有將其他諸子百家的東西都扔掉。

帝王術。

或許也就是從那個時期才傳下來的傳說。

可對於皇帝來說,這種邪說,肯定是不能容忍的存在。

趙煦在看到《帝王術》這三個字封皮的書之後,目光中就流露出冷冽的寒光,站在邊上的郝隨忍不住了打了個寒戰,他發現了皇帝的異樣,轉而心頭幸災樂禍起來:“老賊,死到臨頭了,咱家看你怎麽活下來。”

趙家的皇帝平日裏算是架子最小的皇帝,趙煦也是如此。

可是當他看到《帝王術》這本書,而且這本書流落在民間的那一刻,心頭的怒火是難以平息得了的。

趙煦凝視著封面,突然擡起頭對三叔公道:“我能看看嗎?”

“拿去看吧?也不值錢。”

三叔公很大方的將他的心肝寶貝往趙煦面前一推,隨意的說到。這話在理,他老人家也舍不得花大價錢去買一本根本就看不懂的書。

原因嘛?

三叔公這輩子都不會給人說,他原來以為這本是皇歷來著。幾年前,他還不怎麽識字,認識的字也有限,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他正好在趕集。對方要價很便宜,就當皇歷賣給他了。回去之後,就偷偷摸摸的拿給李逵看過,然後被李逵一通嘲諷,說:“三爺爺,您老又被騙了。”

三叔公心裏頭那個生氣啊!

什麽叫‘又’,他多精明的一個人,就因為認識的字少,就活該被騙嗎?

後來不信邪的三叔公決定廢物利用,那時候李氏開始發達了,搬到了縣城邊上的莊子裏。再後來,顏夫子來族裏的族學當先生,顏松過了一段時間也來了。

有了顏松給他讀書,講解,他才明白了這本書的所寫的內容,浩瀚如同星河,無邊無際。

說到錢,真不值錢,就賣一吊。

算起來,也就是六七十文。大宋的書籍以精美著稱,京城知名的書局出的書籍,動輒幾貫一本。還有一種就是文人自己找刻書匠人,印制之後送人。早年蘇軾就很熱衷這種事,他經常沒錢,也和他過段時間就要自費出本小集子詩詞,親戚朋友都送一遍有關。後來,實在太窮了,蘇軾也沒有了這個愛好。

趙煦雖然和好奇,但沒有開口問,這書的價值。在他看來,書的價格並不重要,內容才是他最為關心的地方。但是郝隨這個宦官不一樣,宮裏頭的宦官都是從窮苦人家出來的,對錢特別敏感。尖尖的喉嚨陰陽怪氣的對三叔公問道:“這不值錢的書,多少錢買來的?”

“一吊錢。”

三叔公坦然道。三叔公這個人坦蕩的時候,啥話都不避諱。

“一吊錢?哈哈,這等貨色,您老也能當寶貝?”郝隨嘲諷道。

三叔公不為所動,郝隨碎嘴子和他過不去,有的是他的主人去管教他。郝隨的主子還在邊上呢?就看趙煦的心思。趙煦出宮之後,化名黃傭,但都一樣。可趙煦的心思都在書上頭,根本就沒有發現宦官郝隨竟然和三叔公有爭寵的心思。反倒是三叔公不鹹不淡道:“書的好壞並不在其價格,而在書中的韜略,你可懂?”

問宦官,韜略,郝隨能說什麽?

要說治水,郝隨還能說說。大宋的官員也好,宦官也罷,做官之前都或多或少的學習過治水的辦法。說是上過治水補習班也不為過,這是辦法千奇百怪,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