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騎虎難下(第2/3頁)

其實,呼延灼雖說是大宋開國將領呼延贊的子孫,但在將門之中,能夠維持三代顯赫的已經不錯了。

能夠將富貴延續上百年,一直從大宋開國到如今的將門,也就是幾個而已。

曹氏就不說了,大宋開國功臣,其祖為大宋背鍋王——曹彬。他死後,還被追贈中書令、濟陽郡王,謚號“武惠”。可見真宗皇帝是明白曹彬的苦衷,一輩子都替他爹趙光義背負了罵名,當兒子也不能讓功臣心寒。而且因為曹氏聯姻皇帝,後來他家的郡王王爵給保留了下來。

亳州高氏,也是大宋開國將領高瓊。但真正發跡還是在高滔滔嫁給了英宗皇帝之後,經歷英宗、神宗、元祐。尤其是高氏立趙煦為皇帝後垂簾聽政,地位超然,惠及家族數百人。

還有西北一些將門,因為防禦西夏,才越來越顯赫。種氏和折家就是如此。

但呼延家族,並不顯赫。

他家顯赫的就呼延贊及其子二代,在宋初被皇帝賞識,屢立大功。

但是拋去呼延家族第四,第五代之後(呼延贊是太原呼延家族第三代領軍人物),呼延家族的身份已經不如五十年前好使了。

當然做官不用擔心,將門子弟在軍中升遷很快,做到高級將領也有希望。但呼延灼不一樣,他家在軍中沒靠山了。

這就是現實狀況,呼延家族沒落了。

(呼延家族在宋朝前期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北宋後期,已經不顯赫了。反倒是後來話本《呼延將》將呼延家族吹上了天。動不動稱王,族內人才濟濟,戰無不勝。可宋朝有王爵的家族一共有幾個?曹國舅倒是真的有郡王王爵,還有宋初太原郡王王景,被封為鄭王的後周國主柴宗訓,符彥卿的魏王還是後周皇帝賜封的,到了宋朝沒有被奪……加上向氏,裏裏外外,北宋就五個有外姓王爵的家族,追封的不算。)

呼延灼之所以站在李逵門前堵門李雲,主要是氣不過。

要是尋常的武舉,他也不會參加。但是紹聖元年的武舉,卻讓他有所企圖。

企圖的原因就是皇帝親政,需要信得過的人。那麽什麽樣的人皇帝最信得過?

答案只有一個:皇帝親自挑選出來的人才。

甭管是科舉,還是武舉。

紹聖元年的這一科,必然會成為小皇帝趙煦最為重視的一次人才選拔。要是之後的科舉或者武舉,或許次數多了,皇帝也失去了新鮮感。但紹聖元年卻不會。

原本以為,憑借他手中的雙鞭,還有自己勇冠三軍的實力,這紹聖元年甲戌科的武狀元非他莫屬。

只要得到了武狀元,他就能在皇帝面前有了印象。

選官的時候,就有機會進入殿前直司門下,而不用去馬步都指揮司門下做官。前者可以在京城做官,後者就要出京城了。

就呼延灼家族的底蘊,已經無法運作他進入京城的核心禁軍之中做官。武狀元,是他唯一的機會。至於說去各地馬步軍司下做官,升官慢且不說,做到五品官,已經到頭了。在地方上,頂天了做到都統制,在軍州也就是都虞侯的官職。

說起來,劉葆晟就是這樣的經歷。

做到了都虞侯,上頭的都指揮使他只能眼熱,但沒份。

呼延灼是有野心的人,如今年紀也輕,心裏頭還想著光大門楣的心思,將呼延家族拉進大宋的高級將門之中。

但一個李雲,卻讓他的謀劃都失算了。

心中空落落的呼延灼只能將滿腔的怒火撒到了李雲的頭上。再說了,武舉第二名不服氣武狀元,私下裏要求比武,附和武人的習慣。這在京城就算是讓皇帝聽說了,也不會降罪與他。

李逵出門去衙門,如今他在太史局坐衙。也算是在皇城之內,有了個辦公的地方。

他看到堵在門口的呼延灼,熱情道:“呼延將軍,來啦!”

呼延灼不僅僅是他一個人來,還有一大幫子看熱鬧的主。都是閑的沒事做,過來看武狀元和武舉第二名了解恩怨情仇的懶漢。

說白了,就是來看大戲來的。

見李逵出門,街頭的閑漢浪蕩子,也知道李逵可不是他們能得罪的人,急忙躬身道:“李直秘辛苦。”

“為陛下分憂,乃我分內之事。”李逵悲天憫人的說著,這話連他自己都不信。隨後笑盈盈地對著呼延灼。

後者無奈,只能硬著頭皮對李逵行禮道:“李直秘叨擾了。”

李逵擺擺手道:“要不去家裏坐坐?”

“不用了。”

李逵家裏四五十個壯漢,都不是易於之輩,還有個拿著檳鐵棍的大漢,就連他對上,也是心中沒底的厲害角色。

呼延灼哪裏敢進李逵家門?

看前面黑洞洞……唉,不對,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和李家人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