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3頁)

李清以口氣一轉道:“可是李雲哪裏比得上你?他下場參加武舉,而且武舉每科的人數那麽少,他萬一被刷下去了,豈不是兩頭空?再說了,咱們都是使力氣往省試殿試上走,突然間要參加武舉,也不知道個章程,兩眼一抹黑,心裏沒底啊!”

這倒是句實在話。

別看李清是個武人,他要是想要有所成就,武舉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進階之法。

但李清的家世讓他根本就不會對武舉有所期盼。他連武舉大門往哪兒開都不知道,怎麽會去關心武舉的章程?

這需要專業人士的解讀。

作為京城本土人士,還是軍戶出身的高俅,這才有了用武之地。原先李家人說的是家事,他也不好開口,但說到武舉,恐怕在場連李逵都不如他熟悉。高俅開口道:“諸位也不用擔心,李雲參加武舉一點問題都沒有。狀元不敢保證,但中個武進士難度不大。”

“老弟啊!不知你是……”

李逵忙道:“這位是高俅,以前是學士門下隨從。這次本來是和我們一起參加科舉的同門。如今在殿前司做官,是陛下跟前親近之人。”

李清稱呼高俅為老弟,一點問題都沒有。高俅面相看著老氣,加上也比李清小不了幾歲,最多十來歲。稱呼一句老弟再合適不過。可李雲受不了了,他和高俅是兄弟相稱,怎麽一轉眼就讓高俅當叔叔了,這廝面相老,又不是真的老。尤其是高俅這廝身上還有病,李雲自信他在娶媳婦生兒子的事上,肯定能趕超高俅。怎麽肯平白矮高俅一頭?李雲忙著對李清道:“爹,是兒的兄弟,不是你的兄弟。”

“你看看人家,和你一起下場省試,都當官了,就你,連個屁都沒撈著。”李清本就不是什麽文雅之人,尤其是說到了兒子的前程,更是粗話張嘴就來。

原本是李清訓斥兒子的話,卻讓高俅鬧了個大紅臉。

他當官,可不是科舉高中之後當上的官。

高俅面色尷尬道:“清叔,小侄並未獲得省試拔貢的機會,更連省試都沒有參加。”

“哦,賢侄做官可有門道?”

李清其實更羨慕的是做官,至於做什麽官,他不在乎。只要家裏有人做官了,就是官宦門第。忽然間,發現省試沒能拔貢,科舉心灰意冷,也能做官,頓時來了精神。邊上,他爹李利德也是雙眼放光的盯著高俅。

高俅不著痕跡地偷偷打量了一眼李逵,心說:他做官,恐怕說不大出口。

李逵解釋道:“清叔,您老人家就別問了。高兄是陛下親自提拔的殿前司校尉……因幹才而舉……恐怕這門路不打好走。”

高俅也一副沒臉見人的樣子。

可是看在李清眼裏,這是謙虛啊!指著李雲訓斥道:“你看看人家,才能都讓陛下都愛惜,非經世之才不可。而你呢?整日瞎混,豈不是要氣死我?”

李雲耷拉著腦袋,不敢擡頭。擡杠是沒用的,他如今算是看明白了,在家裏,甭管是誰,都喜歡將自己和李逵去比。結果不言而喻,自然是很淒慘的那種。在外頭,他爹和爺爺也不滿足於當初想要讓李雲子承父業,成為一名光榮的捕頭了。

時至今日,李清也看不起捕頭這份賤業。

捕頭,這個一度讓李清覺得頗有自豪感的營生,如今卻讓他如棄敝履般的嫌棄,主要是李家發達了。

但他吹捧高俅的話,卻讓高俅啞巴了。他能說什麽,自己真的有經世之才,連皇帝都讓他給驚動了?

這話就算是皇帝金口斷言,高俅也不敢信呐。

自己幾斤幾兩,難道還不清楚嗎?

李逵也明白,不能讓李清和李利德繼續說下去了,再這樣下去,恐怕李雲都要自閉了。於是,轉身對高俅道:“高兄,你清楚武舉的流程,不如你給我族叔和六叔公說說,需要注意點什麽?”

對於京城人士來說,他們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被一個外鄉人給問住。

尤其是在見識方面,更是如此。這關乎到某種流淌在他們身上的驕傲。高俅是街頭混混出身,對於京城的消息更是精通。

武舉雖說是他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要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說起來也簡單,武舉考試也有貼經,但只考《論語》和《孟子》。其次就是兵法,再之是箭術,馬術之類,李雲參加過武舉,應該知道章程,但這些都不重要。搏殺武進士的門路只有一條,沙場對戰。”

“按照往年武舉的人數來看,一般都是參加的人數在三百人左右。其中少數會是落榜的士子參加。但他們也有另外一個身份,將門。”

高俅說到這裏,李清和他爹李利德的表情就凝重了很多。

將門。

恐怕真不是普通人能夠對抗的強大存在。文官的顯赫在朝堂,但將門的顯赫,幾乎是觸及大宋疆域的各個角落,除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