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為何你如此優秀?(第2/3頁)

“打個比方說,潁州普通百姓一戶人家平均有十畝田地,年收糧食二十七石左右。足夠五口之家繳納賦稅和吃用。如果把周圍家產差不多的農戶聯合起來,以十家為限,那麽就有田產一百畝,年產糧二百七十石。”

“但是小子發現,一個康健的成年男子,一人一牛,或一人兩牛,可以獨立耕種五十畝土地好,只要二個家庭的成年男子耕種,就足夠十戶人家的田地耕種。豈不是其他八戶人家的成年男子空閑了出來嗎?”

“假如這十戶人家中每年要承擔兩人服從徭役,那麽就有六個壯勞力完全可以選擇去城裏做工,或者以其他的勞動換取報酬。這些錢豈不是多了出來?”

“妙啊!”通判嚴明一開始還以為範純仁是故意拔高李逵,反正他知道範純仁和蘇軾關系不錯,不看僧面看佛面,也該提攜一把蘇軾的徒子徒孫。

範純仁不滿地看向嚴明,低聲道:“禁聲。”

嚴明這才發現,自己似乎打斷了李逵的高談闊論,抱以微笑示歉。

李逵接著道:“不要忘記了,我的假設,女主人還在家裏呢?一般村莊裏,各家都會有三五個孩子,這些孩子大一點的可以試著學藝,或者務農幫忙大人。小一點的需要照看,兩個婦女足夠照看這些孩子和老人。加上雞鴨豕等牲畜需要照料,再分出兩個成年婦女喂食。”

“諸位,還有六個成年婦女空閑了出來。你們說,該做什麽好?”

“針線活吧?村婦多以針線活換取用度。”

“織布吧?土布雖說差一些,但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

說到這裏,士子們不少都開始跟著李逵的想法走了,開始七嘴八舌的建議起來。不過這些建議在李逵看來,完全不過是小打小鬧,他咧嘴一笑,突然高聲道:“為何不去購買一部工坊的織布機,或者幹脆創辦一個造紙工坊?六個年富力強的健康成年人,難道就做這些掙個仨瓜倆棗的小營生嗎?”

“土法織布機的簡陋,雖說只要一個人就能玩的轉。但是一台工坊常見的織布機,就需要四五個人協同,甚至更多的人才能運作。但是效率是單打獨鬥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產量上去了,收入自然能夠增加。”

士子們完全轉不過彎來,怎麽一下子從農夫變成了工坊主了?

可問題是,李逵說出來的假設環環相扣,實現的可能接近無限。

真要是這樣操作的話,豈不是這些百姓幾年之內就會富足起來。從普通的農夫,一躍成為家境富足的農夫。接下來該琢磨的應該是讓有慧根的孩子讀書了……想到這裏,眾人看向李逵的眼神頓時變了。

恐怖如斯,竟然一個人瞎琢磨出如此精妙的辦法。

這樣一來,普通家庭根本就不用擔心難以抵禦意外的風險,反而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猶如給眾人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他們看到了光,閃著金光的大道一直延伸到了他們腳下一樣,觸手可及。

沒錯。

李逵的想法就像是高屋建瓴,讓人只能看到彼此的差距,卻有種無力攀登的高度。

大宋是封建社會最為奇特的時代。在大宋的農村,是小農經濟,幾千年來都不曾改變。但是在城市,卻變成了商品經濟,貨物流通及其快速,而且各地都又非常繁榮的城邑,遍布大宋版圖的各個角落。更不要說幾座最大的城邑,人口超百萬的存在了。

大宋有超過50座,城市人口超過10萬的都市。

百萬級的城也有五座,東京汴梁、大名府、河南府(洛陽)、應天府、還有杭州。如此龐大的城市規模,自然需要快捷有效的物流體系。大宋發達的內河水運,以及輝煌的船舶制造業,承擔了這些城市的所有日常需求。可以說,大宋擁有極其龐大的消費市場,缺少的是生產能力。

李逵說完,考場內鴉雀無聲。

範純仁表現還好,他是第一個看李逵文章的人。該震撼的都已經震撼過了,可是其他人卻是頭一遭聽如此匪夷所思,卻看似非常容易辦到的致富之路。而且還是共同致富。

推官嚴明也愣住了,他有種自己一把年紀,當官也十幾年了,卻活在了狗身上的氣餒。難道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天賦碾壓,這也太打擊人了點吧?

不過,也有問題,範純仁問:“如何解決彼此貢獻不一的問題。”

“契約。”

李逵淡然道:“各家土地,人口都不一樣,自然需要契約規範。”

“如何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嚴明不想落後,他作為官員,要是被士子搶先了,豈不是尷尬?踴躍搶答,緊跟著範純仁問李逵。

李逵擡手伸出食指,悠悠道:“還是契約!出人,出錢,出地,都可以折算成貢獻。年底按照貢獻分配,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