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6/7頁)

“你不是。”這點楊愛黨必須承認。

齊師長私底下伸手一把牽住楊愛黨的手,說道:“那就行了,你說人家小李和小林感情好,意思咱們不夠好?”

楊愛黨掙紮要把手給縮回來,又怕弄出動靜被人注意到,所以只能輕輕的。偏偏齊師長的氣力大,她沒那麽容易掙開。

楊愛黨沒好氣:“真是越老越沒個正經了,被你那群部下看到看你面子往哪擱。”

齊師長坐端正,繼續看電影,嘴裏卻說著:“又不牽別人的手,怕啥,話說回來,這是咱們一起過的第幾個中秋了?”

這話勾起了楊愛黨的回憶,兩人是1940年認識的,當初楊愛黨還是鄉下的楊春紅,當年也才16歲。不顧危險救了受傷的齊師長和另一名遊擊隊員,兩人就此認識。

但兩人真正在一起是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齊師長特地回到楊愛黨的村子裏找她,兩人結了婚。

後來又和國民黨打,兩人一直聚少離多。

楊愛黨記得,兩人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中秋,是1949年的中秋節,過完中秋沒多久新華國就成立了。

“好像有十八個了吧。”楊愛黨陷入回憶。

齊師長糾正:“你再好好算一算,咱倆49年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中秋節,到今年已經有二十年了,怎麽可能才十八個?”

楊愛黨瞪他一眼:“你忘記你自己工作有多忙了?有兩年中秋節的時候你正好出

海去了你忘了?還有一年,我都要生了,你人都不在,要不是……”

眼見著楊愛黨又要提起往事,齊師長趕緊求饒:“好好好,是我一時沒想起來,是我的錯,我在這裏向你承認錯誤。愛黨,這些年來,辛苦你了。”

最後一句話說出來,縱使是楊愛黨也不禁有些臉熱。

她收了平時自己的雷厲風行,說道:“說啥辛苦不辛苦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個人,我知道你都是為了祖國,只要能看著咱們國家一年比一年強,咱們海防部隊一年比一年壯大,我從不覺得辛苦。”

兩人的手,在眾人看不見的角度,緊緊相握著。

宛如當年齊師長失血過多,十幾歲的楊春紅握著他的手,給他打氣:“同志,同志你堅持住,堅持住就有希望!”

***********************************

八月十六號,剛過完中秋節。

晚上李成蹊回來的時候,帶來了從湘城寄來的包裹。

剛進了門,就朝裏面說道:“阿桃,爸給咱們寄的包裹到了。”

林桃已經盼了好多天家中來信,如今見了包裹,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從廚房走出去,迫不及待地拆開了看。

包裹裏寄了不少家鄉的東西,但林桃來不及去管這些,最先拆開裏面的一封信看了起來。

然而看到信後,臉上的笑容便漸漸凝固住,看到最後,忍不住紅了眼眶。

李成蹊注意到林桃不對勁的時候,就已經走到林桃身後,跟著看信裏的內容了。知道林桃是因為林常海在信裏說,他暫時不準備過來才傷心的。

林桃看完了信,咬了咬唇,忍了好幾次才忍住眼淚。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沒有這麽脆弱的,她跟著李成蹊坐火車來海島時,有時就忍不住會想起爸爸,尤其是看到火車上一個爸爸抱著女兒,逗她時。

當時她就有些想哭,但是她忍住了,因為李成蹊和外婆都在,她不想讓他們擔心自己。他們都太好了,自己應該懂得知足的。

哪能什麽好事都到她的頭上呢?

可是在她得知可以把爸爸也接過來,一家人一起生活的時候,她的心裏是真的高興的

,所以當時她大晚上的就忍不住要去寫信了。

後來信被寄走,她每天都在盼著湘城的來信。

今天終於盼來了,可是信裏卻說,爸爸不準備過來跟他們一起生活。

其實她都懂的,爸爸有他自己的考量,尤其是爸爸在信裏說,他之所以不選擇過來跟他們一起生活,是因為他現在的工作是他退役後組織對他的安排,他雖然已經退役,但骨子裏永遠都是軍人,他會好好服從組織的安排,把這個工作做好,做到組織不需要他的時候。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林桃的媽媽。

林桃媽媽的墳在桃花村,林常海想多陪陪她。林桃嫁人去了遠方,他覺得自己更應該多陪陪她。

遇上放假在家休息的時候,他就去對面山上的墳前看看她,跟她說說話。

不過,林常海也怕林桃知道這個結果會難受,在信的最後說,他在這兒再陪林媽媽幾年,等他退休之後,組織不再需要他了,他陪林媽媽足夠多了,就來陪林桃。

就是因為這兩個原因都是林桃沒辦法去反對的原因,所以她才難受。

“阿桃,別難受,爸爸信裏不是說了嗎?以後還會來跟我們一起住的。以後我有了探親假,也會跟你一起回去看望爸爸。”李成蹊將手搭在林桃肩頭,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