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進軍(第3/5頁)

不過,金軍不遑多讓。

正月二十七,中午時分,草木皆綠,生意盎然。

春水潺潺的綿蔓水前,趙官家的龍纛在春風之中微微搖晃,而對岸目視可及的井陘縣城已經在這次北伐中表現的越來越突出的董先部奮勇攻擊下搖搖欲墜。

但也就是此時,宛如春雷的隆隆之聲自遠及近,越來越明顯。

宋軍上下,當然知道這是什麽……金軍騎兵嘛,而且金軍也沒理由坐視宋軍奪城立寨,總要趁宋軍渡河立足未穩,稍打幾仗提升士氣的,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初時並無人以為意,只是從禦前傳下軍令,著原本就要次序渡河的禦營左軍諸部做好準備,隨時渡河與董先做呼應罷了。

然而,隨著雷聲越來越大,越來越超出所有人的經驗認知,對岸董先部從東向西,部隊率先進入慌亂失控狀態,最後居然主動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城池,背河挨著浮橋猬集起來……宋軍上下也終於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很快,根本不用董先部的信使渡河回來匯報,龍纛下的宋軍高層便已經明白是怎麽回事了——他們親眼看到,數不清的金軍披甲鐵騎,一人雙馬,宛如潮水一般翻過了對面的丘陵、小坡,進軍的橫向戰線綿延不停,居然達七八裏之寬,而且還在接連不斷,拉長縱深。

春日陽光之下,金軍甲胄、兵刃閃閃發光,旗幟密集,放眼望去,不乏金軍名師大將,引來河水西岸的宋軍紛紛色變,甚至有動搖之態。

沒辦法,金軍騎兵太多了,甚至這很可能就是靖康之變以來,金軍騎兵一次性統一匯集最多的場面了。而盡管今不如昔,但金軍鐵騎之威名依然讓人震動畏懼。

這一點,看河對岸董先部的反應就知道了。

董先部自此次北伐以來,戰陣經歷最豐富,戰功最卓著,董先本人也是河東方面積功最多的一位統制官,否則也不會用他做此次出河北的先鋒了。但就是這麽一支部隊,金軍騎兵根本沒有與之交戰,僅僅是從井陘縣城南側蜂擁而來,在距離他們幾裏外的山坡上列陣,耀武揚威,煊赫戰力,便已經被驚嚇到搖搖欲墜的地步了……背河列陣的董先部中,不乏試圖扔下陣列,沿浮橋逃回河西的士卒,只是都被斬了而已。

也正是因為軍法嚴密,才勉強立住陣。

而且,沒人覺得這有什麽不對……換自己及部屬在對岸,怕是還不如董先部的反應呢。

甚至,哪怕是河這邊的宋軍,也早在金軍鐵騎大舉進軍鋪陳時,有不少人漸漸心生怯意,只是龍纛立定不動,也無人敢動而已。

龍纛下,趙玖和呂頤浩還有諸帥臣皆一聲不吭,一直到金軍在對面山坡列陣完畢,一面五色捧日旗和一面同樣規制的‘魏’字王旗出現在對岸陣列正中,這才稍有騷動。

“這是多少騎兵?”

緊緊攥著馬韁以掩飾緊張的趙玖面色不變,終於開口去問身側將領。“五萬還是六萬?”

“三萬!”韓世忠脫口而出。

“只是三萬嗎?”趙玖略顯詫異。

“好讓官家知道,騎兵鋪陳的廣而已,就是三萬。”李彥仙在旁冷靜解釋。“不過,如此三萬鐵騎集中使用,已經足夠一錘定音,決二十萬大戰之勝負。”

“但金軍騎兵應該不止三萬吧?”趙玖稍微一想,依然不解。“按照軍報,燕京的兩個萬戶和四個合紮猛安已經來援,他們應該有六七百個謀克,便是不算燕京援軍,只說跟著兀術與拔離速從南邊撤下來的這般鐵騎,再加上大同兩個萬戶,以及耶律馬五的部屬,應該也最少有五六萬之眾。”

“官家。”之前一直用望遠鏡觀察敵陣的吳玠忽然勒馬掉頭,擠到了趙官家與呂相公之間的位置。“兀術和拔離速應該就是想讓我們這般思慮……”

趙玖微微一怔。

“金軍雖然可以有六百個謀克,但實際上,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戰事,輾轉數千裏,損耗減員無數,一直跟著兀術和拔離速的軍中,如這般威勢整齊的,怕是只有這三百個謀克!”吳玠冷靜以對。“而且若臣所料不差,金軍燕京方向的援軍應該還沒到,滹沱河北真定府那邊的原大同兩個萬戶,在我們主力越過此河前也是不敢輕易渡過滹沱河,耶律馬五更是在一直挨打,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整備出來。換言之……這三百個謀克,已經是金軍此時能湊出來列陣的極限了!而且,內中也十之八九是虛的!”

趙玖微微醒悟。

“官家且放心,便是後來援軍匯合,全軍整備,金軍也不可能集中六萬騎兵使用的。”韓世忠再度插嘴,卻又嘴角泛起,微微冷笑起來。“因為騎兵本就是要沖刺掃蕩使用,想要指揮妥當,如婁室那般一將使用五六千眾,便已經是一個將領的極限,再多一點,就要分出心腹副將協助了……何況是五六萬騎?如臣所料不差,待到決戰時,金人必然是要分出數萬之眾,預先按照地形布置妥當,列堂皇之陣……十之八九是步兵居中,騎兵分兩翼,然後拔離速再合兩三個妥當萬戶,四五個妥當猛安,聚起兩萬精銳鐵騎,以作勝負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