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忽上忽下

建炎九年農歷十一月初的這場小雪,對於大自然的自然變遷而言委實微不足道,對眼下已經全面展開的戰爭局勢來說,更沒有任何直接的改變。

但是,無論文武,無論東西,無論宋金,幾乎所有的有識之士都已經意識到,這場雪足以成為一場預兆。

危機在醞釀。

不過在迎來危機之前,冬日陰沉天氣下,這一日雪後的下午,大名府大名城卻率先迎來了自東而至的數百宋軍精騎。為首一騎高高舉著一面田字旗,身後還有一面張字旗,來到城前對答一番,而大名城之人稍微檢視身份後絲毫不敢怠慢,便也大開城門,即刻放這百騎入內。

來者中兩個當家之人不是別的,正是禦營右軍副都統田師中,與之前在禦營前軍任過職,但又被嶽飛主動推回禦營右軍,如今領背嵬軍的張子蓋。

二人入得大名城,迎面便有聞訊而來的禦營前軍副都統王貴領中軍統制官湯懷出迎。

“田都統。”湯懷不擅言辭,只是王貴迎面寒暄。“路上可還順暢?”

“本將是副都統,都統是我家節度。”田師中當即冷冷更正。“路上也還好,只是臨到此處左近時,稍微遇到了些麻煩……如何這麽多伐木的隊伍,幾乎充塞道路?”

“元帥直接下的軍令,破此城後第二日便開始了,一直沒停,我們也沒問,反正工事、板材這些東西越多越好。”王貴情知對方是個喜歡裝冷淡的,也不在意對方語氣,只是隨口解釋。

“這倒也是。”田師中果然只是隨口一問,然後便指著城西某處遙遙可見的兩面大纛以對。“張都統已經到了?”

“到了,正與我家元帥在城西水門周邊,說等田副都統到了,便直接請過去。”既是寒暄,王貴也不再多話,直接指引帶路。

而聞得此言,田師中愈發蹙眉不停,但終究沒有多問,只是讓張子蓋帶著隨行部屬與湯懷一起去用些熱湯,自己卻隨王貴兩個人匆匆去見嶽張二位。

待越過那兩面大纛,來到城西水門附近,卻並未見到多少旗幟,也未見多少高級軍官,只有一個塗了個老虎面目的熱氣球早已經鼓脹起來,在一處原本就墊高了兩三丈的夯土台地上微微晃動,儼然準備妥當。嶽、張二人則一身家常打扮,也正立在熱氣球旁邊相侯,此時見到田師中和王貴過來,更是招了下手,便即刻翻身跳入大筐內。

這年頭,敢坐熱氣球到處飄的閑人都有了,這種拴著的熱氣球就更是不用多言,田師中會意,也沒什麽避諱的,只是為了防止過熱,直接匆匆卸了外甲,便也與王貴一起跟上,跳進了筐子。

隨即,下方士卒在那個出了名的貝言貝指揮的指揮下,小心幫忙去掉配重、以鉸鏈放開繩索,卻只敢讓熱氣球又升了四五丈高,而且四面繩索也都與台地四面的角樓、樹木捆縛妥當……儼然還是擔心出事,到時候一籃子摔沒了河北方面的四位大將,也將北伐氣運給泄光了。

不過,這個高度已經足夠了。

畢竟,這種穩妥而闊綽的升高望台,根本不是狹窄逼仄的木架子望台能比擬的,四人在籃中取出禦賜的水晶望遠鏡,各自觀望,周圍軍營、道路、河流、市集、樹木,清晰可見,尤其是大名城對面元城內的布置,此時失去了高達四丈城墻的遮蔽,內裏布置幾乎一覽無余。

甚至,他們可以透過望遠鏡清晰的看到,元城內的金軍正對著這邊升起的熱氣球指指點點,似乎也都習慣了一樣。

沒錯,這裏必須要多說一句,使大名府得名的大名城如今並不是大名府首府,一水之隔的元城,才是如今大名府的首府,也就是所謂大宋傳統意義上的‘北京城’了。

這種變化的緣由已經無可考了。

但是,就田師中等人此時居高臨下觀望的地理形勢來看,這種城市主體的遷移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河對岸的元城位於黃河北道分叉中間最狹窄的地區,東面直接挨著黃河岔道,西面距離另一條岔道也不過十來裏,加上穿過西面河道在大名府這裏折向北面的永濟渠,三條經過大名府的水道幾乎貫穿了整個河北地區。

這使得此地在大宋之前那種疆域狀態下,天然成為了河北地區的交通集束點。

相較而言,宋軍十余日前才占據的腳下這個大名城,因為只在元城東面守著一條水道,倒更像是對面某種功能性的陪城了。

甚至,大名城更東面十幾裏的地方,挨著另一條黃河岔道,還有一個故城鎮,有人說,那才是一開始大名府本城所在。

閑話少提,田師中在筐中看了一陣子,忽然收起望遠鏡,驚愕指向對面一處地方:“那些是配重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