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應變(第4/8頁)

“這又怎麽講?”兀術面色不變。

“邸報雖然不足信,但有些東西卻不得不信……如南方禦營三十萬眾定額滿員的旨意是今年上半年才定下的,所以想要事成,最少得秋後初冬;又如冬日間將今年秋糧轉運入倉,上下才會心安。”秦檜對答如流。“這兩件事情,趙宋不可能瞞過去,也沒必要瞞。”

“確實如此……但為何不是滿員、入倉後的冬日便發兵,而是春後?”坐在最上首的遼王完顏斡本皺了皺眉。

“最主要是黃河。”不待秦檜開口,旁邊兀術便直接做了解釋。“黃河有兩處故道、四條分岔深入河北,大名府更是被兩條故道夾住,宋軍若要傾力北伐,不可能放棄水上優勢的,而黃河一般有兩次枯水期,使大船不能進入黃河舊道……一次是盛夏,上遊常有雨水少的事情,不過到底枯不枯,還要看運氣;而另一次自然是隆冬,不光是水深,還有結冰的緣故。除此之外,南方比北方春耕早,他們春後便來,也可以打個時間差。”

兀術既然說話,眾人皆忍不住稍微打量了一下這位魏王……那意思很顯然,對於這件事情,這位四太子其實早有成熟的思索與看法,而且跟秦檜不約而同。

而若是如此,那就更讓在場之人信服了。

實際上,沒有南方用兵經驗的完顏斡本聽完後便登時醒悟,繼而稍作總結:

“如此說來,趙宋北伐勢在必行,但除非是有什麽大的事端出來,否則十之八九還是會明年春耕後再來?眼下這一波邸報,更多的是虛言恫嚇,好讓我們疲於應對?”

“但也不得不防。”撻懶再度表了態,卻是說了句廢話。“若哪裏真出了大疏漏,以南方這個趙官家的為人,必然毫不猶豫,直接渡河……”

完顏斡本點了點頭:“可也不能被調度的過了分,什麽事都要拿捏個度,老三去真定府,足以對太原、西京(大同)、大名府、隆德府做個統籌……關鍵是咱們在燕京這裏,要做好全部準備才行,該搜羅糧草便搜羅糧草,集合兵馬、匯集頭人、清點軍械也都不能少。”

“要提前準備好名錄,準備隨時動員簽軍……半當軍士補充,半做民夫使用。”完顏希尹嘆了口氣,也提出了建議。

“還有蒙古人與高麗人。”烏林答贊謨終於開口。“西蒙古人咱們是夠不著了,契丹人恨我們入骨,也不用多想。至於高麗人,那邊主政的國主還有樞相金富軾到底是有幾分水準的,我以為非到勝負已分,他們絕不會擅自決斷的……最大的變數還是東蒙古的合不勒汗。”

因為南方邸報改成了蒙古,連帶著女真人也稱之為蒙古了。

“那就再派使者過去。”完顏斡本想了一想,捏著下巴出言決斷。“拿出誠意來,金銀財帛都可以許他,莫說東蒙古王,整個蒙古的汗王之位也可以許他!甚至邊境上的一些部落、寨子,也可以給他!關鍵時候要分得清輕重才行!”

此言一出,兀術、希尹、秦檜、韓昉、洪涯、撻懶、銀術可、烏野,外加烏林答兄弟,包括蒲家奴,在場之人幾乎齊齊頷首。

“我以為,這一戰的關鍵還是新軍。”眼見著氣氛漸漸妥當,自己兄長的意見也得到支持,烏林答泰欲也適時出言,他是燕京新軍的右副都統。“新軍這裏,燕京本地漢兒還是很踴躍的,可關外兵員卻遲遲不到……又該如何?”

“剛才遼王便說了,要專門大會關外諸部落頭人。”完顏希尹插嘴呵斥。“連合不勒那裏都要下血本了,何況自家人?”

“關於此事,遣人出關會不會更好一點?”烏林答贊謨搶在自家兄弟想要再說什麽之前問到。“這樣能快一些。”

“可誰去呢?”希尹依然蹙眉。“關外諸頭人那裏非同小可,須真正執政大王方可,眼下晉王(訛裏朵)去了真定府坐鎮,應對南方;萬一宋人急襲,魏王(兀術)也要立即南下與晉王分掌左右的;遼王殿下更是要坐鎮燕京……”

“讓國主走一趟又如何?”秦檜忽然打斷了希尹。“國主年已十七,去年還巡視過一番關外,處置了蒲魯虎的叛亂,若國主親臨,關外部族必然歡欣鼓舞!”

希尹怔了一下,當即看向了完顏斡本,那意思儼然是贊同秦檜的,而斡本明顯有些猶豫……因為這麽做毫無疑問是有政治風險的。

但也就是此時,之前一直沒說話的完顏銀術可心中微動,忍不住開口了:“既是為了新軍,三位大王又片刻不能離開關內,我這個新軍都統何妨護送國主走一遭?”

完顏蒲家奴聞言,也即刻接口:“我也願護送國主出關,關外部落,我蒲家奴多少還有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