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往歸(第3/4頁)

“知道了。”趙玖聞言點了點頭,面色不變。“可還有嗎?”

“延安戶口十存二三,實際人口估計也少了兩三成的樣子。”

“還有嗎?”

“楊政……”

“此事且觀吳玠給朕交代。”

“折可求……”

“這事等回京再說。”

“是。”

“還有嗎?”趙玖追問了一句。

“事情總是有的。”楊沂中俯首相對。“但剩下的大都可以歸於胡漕司(胡寅)職司,卻不足以驚擾官家安眠了。”

“那就下去早早休息吧。”趙玖在燭火下正色以對。“辛苦正甫了。”

楊沂中俯首告退,而趙玖吹滅燭火,躺回榻上,雖沒有輾轉反側,卻睜了半夜眼睛,盯著黑洞洞的屋頂,發了半夜的呆。

翌日。

趙官家宛若尋常一般起身,又因為今日是大宋天子與契丹皇帝分手相別之日,呂本中、仁保忠、鄭知常,乃至於胡閎休、嶽飛、王德等人自然是早早準備,武將們自在城外布置妥當不提,幾位近臣文官來見官家,卻迎頭撞上楊沂中與劉晏一起出現,也是各自心驚。

尤其是仁保忠,隨侍許久,早知道劉晏此人掌握禦前樞機,是個真正實權的人物,卻為人認真平實,然後更是早早聽說還有一個楊統制比劉晏更得用,卻又心思精巧了數倍……此番忽然得見,自然愈發小心。

而楊沂中雖然狀若威嚴,卻言語和氣,使人如沐春風……但越是如此,仁保忠越是小心翼翼。

當然了,趙官家自然不可能去理會自己這些近臣們的小動作,城外還有一個契丹皇帝等著他呢。

時當七月上旬將末,正值秋高氣爽,趙玖用過早飯,也不著甲,只是一身收袖布衣,系著一條金帶,便直接領楊沂中等內臣出了西夏舊宮。隨即,眾人一起上馬,先迎上宮外不遠處等候的胡閎休,再於城門內接上王德,然後便前遮後擁,出興慶府西門而來。待過了城西恢復通暢的唐渠,到得聯軍大營之前,又早有嶽飛率大部宋軍軍官士卒,耶律大石率全部契丹軍官士卒準備妥當。

趙玖先見過嶽飛等人,也不停歇,就往契丹軍隊那邊過去,與耶律大石以下諸多契丹軍官,還有畢勒哥等人相見後,兩個皇帝都不是什麽俗氣之輩,只是耶律大石馬上微微拱手,趙玖微微還禮,便直接並馬而行,率無數軍將士卒動身而去了……之前一個多月,他們一直是這般行軍的。

大軍氣勢恢宏,尤其是此時賀蘭山下秋收在即,群山在右,若奔馬馳天;大河遠遠在左,隔著金黃麥海遙遙可見閃光,而大軍依舊按照嶽飛為帥時那般嚴明軍紀,只西行到了賀蘭山下,才順山勢轉南,龍纛為首,各種旗幟沿途順山勢逶迤,卻又迎秋風招展,端是壯觀。

行到中午,耶律大石便勸了一回,只是被趙官家在馬上捉住手,非說經此一別,不知何時相見,便要再送一程方可,耶律大石捱不住,只能應許。

於是,二人並馬,繼續順賀蘭山走了一程,及至下午,太陽已經落到高大的賀蘭山後,二人行至一處山口,陡然見秋日陽光隔山映黃沙顯現,也是不由駐馬。

到此為止,二人皆知,是不好送下去了,而身後嶽飛、蕭斡裏剌以下,諸將、諸人也紛紛聚攏過來,靜待趙宋天子與契丹皇帝開口。

“陛下!”

居於二人右側的耶律大石一身布衣帶著帷帽,腰中也系著一條金帶,卻是趙官家所贈,此時看了一陣西面盛景後,忽然回頭失笑,乃是第一個開了口。“好山好水,好地好景啊!”

“誰說不是呢?”趙玖坐在馬上,聞言拽著韁繩哂笑。“只是這天下大好河山,又有何處不壯麗呢?我們這些人,須盡力而為,不能負了這些河山才好。”

“陛下未曾負大宋河山!”

“大石林牙也未曾負自家河山!”雙目隱隱有些血絲的趙玖輕笑相對。“還請大石林牙恕罪則個,臨行一呼,卻習慣了這個稱呼。”

“無妨。”耶律大石喟然以對。“今日遼主,昔日林牙,何曾相悖?只是往昔不再,便是將來有所成,也未嘗有所負故土河山,怕也會心中存憾的!”

“人生在世,不遂意者十之八九。”趙玖也是喟然。“誰沒有遺憾呢?只不過盡人事而聽天命吧!”

耶律大石點了點頭,剛要開口作別,卻不知為何,差點哭了出來,只能俯首強忍,片刻之後,方才強笑:“那日在湖畔,陛下有言:‘萬裏陰山萬裏沙’,今日在賀蘭山下,大石真就要將走萬裏了,以陛下之詩才,卻不知可有詩詞贈我?將來也好拿出來炫耀。”

趙玖沉默片刻,然後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早想了一首舊詞,極為應景,可此時道來,卻有些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