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不公不正

劉麟自聽的那句問話便曉得自己今日已無幸理。

說白了,瓜甜不甜無所謂……當然了,劉麟中午剛吃過,肯定是甜的……但問題不在瓜啊?

現在的情況是,一方戰勝,一方戰敗,而且是全勝全敗,勝者如張榮這般操刀在手,敗者恰如這車內之瓜,任人割取,雙方之間是不對稱的,抄刀的那個一旦疑心你不甜,你甜也不甜,何況本就不甜!

於是乎,一念至此,這劉麟倒也坦蕩,卻是直接在泥水中從容起身,拱手行禮,再昂然相對:“張頭領,我便是齊國太子劉麟,昔日梁山泊縮頭灘僥幸得脫,但張頭領孤舟高歌之態卻一直銘記在心,今日終究落入頭領手中,卻也無話可說,只求放過周邊隨從……”

聞得此言,幾名侍從皆欲起身,卻又引得周圍東平府甲士轟然一聲,早早圍攏過來。

而昏暗的雨水中,拎刀摸瓜的張榮怔了一怔,方才嗤笑相對:“不愧是讀過書的進士人家,說話這般條理,不似俺老張一般只會唱讓人笑的漁歌……只是如此詩書人家,為何反而降了金人,做了反賊,讓俺們這些粗人瞧不起呢?”

一身短打扮的劉麟毫不猶豫,即刻認真拱手以對:“降了金人是實情,張頭領世間英雄,看不起我們父子也無話可說,但反賊二字我劉麟雖死卻也是不願意當的……頭領在梁山泊多年,難道不知道什麽是官逼民反嗎?是趙氏先負了天下人,我們父子反自反了,卻只是他趙氏一門之賊,而非天下人之賊!”

言至此處,劉麟冷笑一聲,以手指向對方,當頭棒喝:“張頭領,你還不明白嗎?咱們本是一路人!”

張榮聽了連連頷首,卻又速速搖頭:“劉太子好言語好氣勢,若不是俺就在梁山泊當你濟南鄰居,說不得都要信了你……俺只問你,俺張榮便是再沒本事,也確實兵敗連累過本地鄉親,但無論咋說也沒存心欺負過東平百姓吧?倒是你家當了皇帝,又是濟南大征兵又是兗州大抄刮的,老百姓多少逃難的,都快追上河北那邊了,真當俺瞎啊?”

劉麟一時語塞,因為他知道對方說的都是無可辯駁的實話。

話說,偽齊建國、劉氏登基以後,劉氏父子自度與趙宋不兩立,為求自保,竭盡所能,一面尊孔,一面開科舉;一面發檄文數落喝罵趙宋這三個在世的官家,一面苦苦向河北金人求軍援;轉過身來,復又一面大舉征兵,一面又優容孔彥舟、李成等割據軍閥肆無忌憚……區區一個濟南府,雖是天下著名的大府州,但幾經戰亂,與東平府人口已經相差無幾,而此番劉麟引兩萬多兵,他父親在濟南還有一萬多兵,皆是倉促征來,老百姓的負擔難道就比趙宋輕了?

甚至非只如此,有些事情僅憑表面還是看不出來的。

譬如說,張榮在東平府,也弄了兩萬多兵,但他的兵馬相當一部分是脫離農業生產的漁民,以及從河北流亡過來的河北流民;

而孔彥舟雖在兗州挖地三尺,但可能是出身無賴的緣故,他的搜刮,卻多只是對富戶、中產,少有針對貧民的敲骨吸髓;

反倒是劉氏父子為了取得統治基礎,對那些士大夫、豪強,頗多優待,偏偏又需要整備大兵,向金人展示存在價值,卻注定要將貧民的民力給敲詐幹凈……

總之,興亡百姓之苦,有些事情是沒法用道理和言語來說的,劉麟的話固然有足夠的欺騙性,卻架不住張榮就在梁山泊待著,與濟南接壤,心中清楚。

當然了,劉麟此番作態,也是一計不成,再求一搏,而再搏不成,卻不免顯得沮喪起來:“張頭領,我並無他意,只求你莫要將我送往東京……何妨拿我一人去尋我爹爹換些大筆金銀軍械?”

視線愈發昏暗,但依然能看到張榮在車前搖頭如故:“若是放在一月前,俺必然應下,但不瞞劉太子,這一遭俺非但又承了人家嶽太尉天大的人情,便是趙宋官家那裏也難推脫了……若非是人家趙官家的禦前班直在北新橋拼命擋了那李成許久,俺怕是要先死在這平陰城下……要俺說,劉太子既然這般有風度,俺也實誠待你,咱們一起上路去東京,總免不了你東京城內一頓好的做斷頭飯!”

劉麟聞得此言,自知不可更改,但這人乃是個死中求活的性子,輕易不願放棄,所以沮喪之余依然心存微念,只想著這張榮到底是割據反賊匆匆招安,今日無法說服,路上再努力說動此人,求得生路也好。

便暫時閉嘴。

且不提被帶下去換衣服的劉麟如何做想,這邊張榮捉了劉麟,算是報了去年一箭之仇,卻並未展露歡顏,非止如此,其人身側諸多聽了自家大頭領剛才言語的親近頭領、將軍,也都面色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