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 第七章 陳年懸案(第2/3頁)

不過,

調查不是毫無收獲。

宮裏的調查記錄裏記載的是,那些大內護衛不是在正面廝殺中戰死的,而是被人以偷襲的方式解決。

案子發生在一座郊外驛站內,刺客以極為高明的手段潛入驛站,先偷襲護衛,再對楊大人的家眷下了殺手,”

“所以當年的那起案子和近期發生在長安的盜竊案……”

上官婉兒點頭道:“身形痕跡上,近乎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當年宮裏人探查過痕跡,也做了細微的記錄,兩相對比之下,相似度真的太高,

所以,我大概猜測,是當年截殺楊大人家眷的那夥賊人,又出山了,而且選擇了長安來下手”

狄仁傑給茶壺裏添了些水,又將其放回小爐上;

“看來,是賊人要找的東西,還沒有找到。”

“我也覺的如此。”上官婉兒說道,“他們找了快五年了。”

這次入長安的盜竊團夥,很明顯不是為了求財,而是為了找一樣特定的東西,為此不惜一家一家地翻找。

“如果僅僅是調查這些,應該用不了這麽長時間吧?”

上官婉兒所說的這些,在有詳細宮內卷宗的前提下,再與自己做的案發現場筆錄進行對比,做出相似的聯想,並不會太難,至少,不值得上官婉兒去故意地拖延。

“因為我想查出來,他們想要找的,到底是什麽東西,盜竊團夥只是幕後黑手探出去的爪子,只有查出那位幕後黑手到底想要的是什麽,才能揭開它的面紗,徹底解決這件事。

楊大人是在五年前自盡的,他家人出事也是在他自盡後不久的歸鄉途中。但在八年前,西河郡還曾發生過一件大事。”

“八年前……”

狄仁傑腦海中開始快速浮現出細節,隨即馬上道;

“軍餉劫案。”

“是,八年前,一支本該前往長城區域押送軍餉軍械的隊伍,在經過西河郡時,被劫了,這是震驚全國的大案。

雖然事後追查了很多相關方面人的玩忽職守之罪,但那批軍餉軍械,卻一直未曾找到,其去向,已然成了謎。”

“楊大人和這軍餉劫案有關?”

“我就是為了證明他們之間有關系,才花費了很久時間,事實上,當年楊大人自盡前,曾給陛下上過奏折,奏折裏曾言明陛下登基以來的得失功過。

臣子給陛下上折子,基本以歌功頌德為主,就算是想要進諫,也會選擇更顯委婉的方式,但楊大人的那封折子,卻未免有些過於坦蕩了一些。

當時我還沒到陛下身邊,所以前陣子我找到了我的前任女官。”

“前任女官?”

“在教坊司,因犯錯,被陛下貶了下去。”說到這裏,上官婉兒露出了自嘲的笑容,“伴君如伴虎,這一點,狄大人應該很清楚才是。只不過狄大人您是外臣,而我,說是女官,實則,是內臣,外臣是臣,內臣……其實更像是家奴。

好在,陛下還算念惜了舊情,雖然貶謫去了教坊司,但到底沒有過於難為她,她在那裏,也能有一份體面,就是不太好找,而且,讓她幫忙開口,也費了我不少功夫。

據她回憶,當年陛下在禦覽楊大人的那封折子時,起初,很是生氣,因為當臣子的用這般不客氣的語氣與天子說話,實在是大不敬;但陛下又有些疑惑,按理說,楊梅禮不該是這般不知輕重的人,再說,他也沒有故意賣直求名的必要。

陛下本想召楊梅禮回長安問罪,看看他到底是發的什麽瘋,結果很快就傳來了楊梅禮自盡的消息。

用我那位前任女官的話來說,

當時陛下隱約猜到了,這份折子,更像是楊大人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狄大人,

這是一個因捕風捉影貪墨風波就畏罪自盡的人能做出來的事兒麽?”

“不像。”

“陛下當時就起了疑心,所以才吩咐派出一支大內侍衛去將楊大人家眷接到長安來,對外宣稱的,是楊夫人帶孩子們回娘家,然後,遇到了所謂的山賊劫殺,當時陛下很是震怒,但這麽多年過去了,陛下怕是早就已經忘懷了,畢竟陛下日理萬機,整個國家每天需要陛下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

但陛下可以忘記,我們這些當手下人的,可不能忘記,得一直記著。

冥冥中,

已經有一條線,將八年前的軍餉劫案和五年前楊大人的自盡以及其後家眷的劫殺,再加上現如今長安城西河郡出身官員府邸盜竊案,給串到了一起。”

“目前為止,依舊是你的猜測,只不過是將幾件事,強行架構了聯系,你的突破口,又在哪裏?”

“作案痕跡,不夠麽?”

“不夠,五年前的案子,就算留在卷宗的記錄,也很難真正做到完全詳細,還是需要一個直接的破局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