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離歌(三)舞樂無雙(第7/11頁)

正當底下響起了驚呼聲、惋惜聲、嘲諷聲……一時沸反盈天之際,明明身在空中,柔若無骨的少女舞姬袖中飛出一條飄帶,恰到好處地纏住了傘柄。

飄帶仿佛有靈性一般拽著花傘回旋舞動,而身處眾人目光焦點的阿離,卻時而抓緊手中飄帶,時而突然松開,花傘因此而忽遠忽近,她便如同逐傘的頑皮仙子,足尖一次次點地,身姿一次次騰空,可每次都和花傘失之交臂,時時刻刻讓人提心吊膽。

哪怕常到平康坊那座樂樓看兩人樂舞的貴公子們,也不禁全都捏著一把汗,但同時都大呼過癮。這是他們也從未看過的全新傘舞!

而當彈奏琵琶的楊玉環彈奏轉疾,清風吹來,那一襲面紗隨風飄然落下時,四周圍再次響起了歡呼和驚呼。

而主位上的李大人也同樣滿臉贊賞地盯著台上那翩翩舞姿,只是眼神清明,帶著評估和審視。最終,他嘴角一勾,露出了笑容。

於是,等到楊玉環一曲終了,阿離手握傘柄盈盈佇立之際,李大人欣然站起身來,帶頭撫掌以表贊賞。

而隨著他這一動作,掌聲如雷,喝彩不絕。

接下來,長樂坊和平康坊那些著名樂班和歌舞姬相繼登場,只是看過公孫離和楊玉環的舞樂,眾人再也找不到那番興致,氣氛自然而然就低落了下來,一時也不知道多少人在私底下竊竊私語,道是應該請那兩位新晉舞姬再來壓軸獻藝一曲。

然而,眾人的希望最終落空,這一場李府新園會,到底還是虎頭蛇尾,草草收場。至於那些傾慕公孫離和楊玉環的貴公子們,又是打探,又是到李府前後側門等候,得到的答復卻是兩位舞姬早早離開,一時不禁失望的失望,狐疑的狐疑。

可最終鍥而不舍留下的,終究也就是寥寥數人。這其中,自然就包括在門前守候了一晚上的阿洛——她很確信,阿離絕對沒有出來。

而別人口中早已離開的公孫離和楊玉環,此時此刻,卻正在李府雅室受人招待。原本就帶著目的而來,阿離自然有的是無限耐心和小心。即便侍女們殷勤送來了茶點,她卻一樣都沒碰。

“二位今日辛苦了。”

阿離循聲望去,就只見那個從前趾高氣昂的李十一正滿臉堆笑地引了一個人過來。那人身穿一件紫絳地團花對雁錦袍,腰佩玉帶,帶懸銀香囊,乍一眼看去,卻仿佛比李十一更年輕些,發間不見半點銀絲,可再細細一看,額間卻可見幾道橫紋,分明上了年紀。

而隨著人靠近,一股馥郁的香味更是撲面而來。

年紀一大把卻還特意將鬢發染黑,又喜歡熏香,傳說中品行還不好,阿離心中大為鄙薄,但面上卻不動聲色地行禮相見,謙遜兩句之後,便提出了告辭。對此,李大人只是微微一擺手,李十一就一聲不吭悄然退下,兩邊剛剛伺候她們的侍女也都躡手躡腳魚貫而出。

“我打算過幾日邀請陛下來此遊園,但卻不知道內中陳設景致是否能和陛下心意。”李大人說著就悠然自得地輕捋胡須,輕描淡寫地說,“如今時辰尚早,雜客散盡,二位娘子乃是難得的女客,今夜能否隨我夜遊新園,品評一二?如有不妥之處,我也好請匠人改動。”

他要請女帝來遊園?阿離心中一動,瞥了一眼楊玉環,阿離在心中暗自嘟囔,面上猶豫了片刻,繼而就點點頭道:“李大人既然盛情相邀,我們恭敬不如從命。不過不能逗留太久,我和玉環姐姐還要回平康坊。”

“好!”

李大人答應得極其爽快,等到出門時,就只見外間幽靜無聲,仿佛所有仆從都被屏退了下去。然而,在這分明是夜晚的時辰,空中卻懸浮著一盞盞機關明燈,照亮了四面八方的建築和腳下的路途。

阿離知道楊玉環不喜多言,再加上早早就在老師面前打了包票,尤其是接下來遊園的一路上,她就更加搶過了所有話頭。

好在李大人半點沒有高官架子在前頭引路,介紹各處樓宇花木景致時,妙語連珠,哪怕是阿離對人有所成見,卻也不得不承認,站在長安城最高點的那位女帝,所用的大臣確實有點才能。

話雖如此,阿離卻不會忘記自己的來意。她幾次三番試圖拉近距離,借機使出某些“小手段”,以便弄昏了這位女帝寵臣,拿到對方頸項上佩戴的白玉瓶。

可每逢關鍵時刻,李大人要麽仿佛未蔔先知一般突然打岔,要麽就是有別的下人突然出來,一次次浪費了大好機會,恨得她咬牙切齒。

一行三人遊園將盡,卻到了一處水渠,渠邊一座畫舫正靜靜地停在那裏。李大人施施然登船,轉頭見公孫離和楊玉環並未猶疑就相繼跟上,他那始終微微勾起的嘴角,終於流露出了一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