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妹夫的人選

一過端午,白晝裏漸漸熱意蒸騰。

宮裏除了太後、太妃、皇後和有份位的娘子們,旁的女人,從官到婢,去哪裏都要走路,不能坐肩輿。

好在,大宋皇宮不過是在唐末宣武軍節度使軍府上擴建,周長也就五裏,從內廷到外朝辦事,算不得路途遙遙。

這日近午,張尚儀走去裁造院的路上,碰到了官家趙煦的兩位美人在池畔觀景聊天。

尚儀是宮中的老資格女官,誰人不知她受高、向兩位太後喜歡,且是官家的內廷帝師,故而,不等尚儀上前打招呼,兩位美人倒已從樹蔭下走出來,與尚儀見禮。

張尚儀的目光落在她們手中的竹筒上。

筒子裏,還插著一根麥管。

“這是何物?”

張尚儀笑吟吟道。

“是那胡豆娘子姚氏做的冰雪苦飲子。姚氏仿照溫盤,做了這內外兩個嵌套的竹筒,夾層間是冰塊,內桶裏裝上加了蜂蜜和陳皮的胡豆飲子。”

折美人一面講解,一面將竹筒湊到張尚儀跟前給她觀賞。

種(g,第一聲)美人在一旁,咬著麥管、啜飲著冰咖啡,也莞爾道:“我和劉貴妃一樣,怕苦味,又貪涼飲,姚氏這法子甚好。尚儀回頭也這般喝,酷暑裏逛園子,亦不覺得面上有汗。”

折美人睨她一眼,打趣道:“噫,什麽叫作‘和劉貴妃一樣’,你我何來資格說這樣的話。你閣子裏上一回接駕官家,是何時,還記得起來嗎?”

種、折二位美人,都來自世為武將的家族,進宮得個封號,不過是天家給武臣的榮譽。她們平日裏仿佛擺設般,無聊之余,常一道玩耍,彼此揶揄取笑慣了。

二人樣貌粗獷,更學不來後宮其他娘子們溫婉柔雅的性子,加之平時覺得張尚儀最是隨和好說話的女官,故而在她面前說話也不太忌諱。

張尚儀佯作皺眉,嗔道:“兩位好歹也是內廷的娘子,雖不至困於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但一邊走路,一邊咬著這麽個杆子吃吃喝喝,成何體統,仔細太後與太妃瞧見了。”

折美人仍是嬉皮笑臉:“尚儀教訓得是。可那日在橋上喂魚,官家正好過來,瞧見我們姊妹拿著冰桶喝飲子,也覺得有趣,還說姚氏巧心思,因離著講筵所不遠,當即就讓我的宮人跑去要了一杯來。官家也是這般與我二人一樣,咬著麥稈,喂魚,開心得很。”

張尚儀眼神一閃,一邊福禮一邊道:“哦,好,官家開心,就好。我還有差事要辦,向二位美人告辭。”

……

裁造院深處。

張尚儀正在檢視向太後要的帕子。

她當年在隆佑宮當差時,就執掌太後的常服羅帕,深諳向太後所鐘意的簡淡清素紋樣。

即使如今官至內廷尚儀,向太後仍愛讓她來裁造院取東西,把一把關。

兩個小黃門步履輕悄地進來,將菜肴湯羹小心地擺好,又躬腰退下。

蔡攸去銅盆的井水裏凈完手,一臉殷勤地給張尚儀盛了碗湯。

“尚儀先潤潤嗓子。小蔡依著尚儀的指教,越是暑熱的天氣,越是要飲溫熱的湯水,切不可貪涼飲冰,免得將來落了一副病怏怏的腸胃。”

張尚儀接過,見是一碗瓠瓜蛤蜊湯。

瓠瓜切得像頭發絲一般細,清雅的淡綠之間,顆顆飽滿的蛤蜊肉透著既不生也不老的水嫩淺黃,眾星捧月般拱衛著一個粉色的蝦茸丸子。

張尚儀飲了好幾口這溫鮮的湯水,夾碎一瓣兒蝦丸嘗了,又吃了幾顆蛤蜊肉,忽地奇道:“咦,大郎,你使了什麽法子,讓貝柱也這般齊整?”

新鮮的蛤蜊,活著入鍋燉煮,殼自會張開,貝肉仍由閉殼肌牽連著,附於半邊殼上。張尚儀知蔡攸飲食與他父親蔡京一樣講究,但凡成菜,蟹殼、蝦殼、貝殼統統不能留在盤盞湯盆中,故而蛤蜊湯端上來前,必要命人將貝肉刮下,殼子挑走。

但活煮的蛤蜊,貝柱,也就是那塊閉殼肌最緊致,很難與貝肉一道從殼上取下,往往要弄碎成渣。然而眼前這湯裏,一小節一小節的貝柱,掩映在瓠瓜絲中,囫圇得很。

蔡攸得意道:“是我上月去湖州看錦緞時,向當地廚子學的妙法。吳越之地盛產枇杷,時人將枇杷核與蛤蜊同煮,那貝肉竟能完整地自行脫落。我回京後試了幾次,果然如此。”

張尚儀放下湯碗道:“那你須吩咐廚子,莫讓枇杷核碎了。”

蔡攸詫異:“為何?”

張尚儀道:“枇杷核裏劇毒,人若生嚼,會心悸氣促,甚而有性命之虞。”

旋即笑著補了一句:“大郎莫這般緊張,我與你一同做過殺頭的事,何等交情深厚,怎會疑你。”

蔡攸忙點頭稱是:“小蔡的確,已將尚儀當作指點迷津的長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