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吃碗貓耳朵才有力氣教訓人

乍一見到這碗貓耳朵疙瘩湯,姚歡心頭不禁五味雜陳。

她雖然不是浙江杭州人,但太熟悉這道點心。

清水燒開,倒入火腿丁、香菇丁、上漿的小河蝦仁。煮出那種走獸水族加上菌菇的復合型濃香後,再將揉了多次、尚未發開的面團捧在手中,揪下姆指蓋兒大的一小塊,一搓一捏,變成貓耳、猴耳的形狀,撒入鮮湯中。笊籬須不停地攪動這一鍋好料,防止小面團沉底糊鍋,以免玉可愛的貓耳朵變成黑黃的焦耳朵。

這道貓耳朵,是杭州城特有的點心。據傳乾隆下江南時,一日正登上杭州城隍山飽覽西湖美景,突遇豪雨如注,眾人忙擁著皇帝尋了山間一戶民舍避雨。雨下個不停,乾隆卻餓了,想吃面條。民舍主人不會擀面條,就拿面團捏成小朵,與火腿菌菇等做成一鍋疙瘩湯獻上。

乾隆好奇,打問這道點心的名字,主人正巧看到自家貓咪經過,便諏了個名字叫作“貓耳朵”

貓耳朵的湯底,火腿、香菇、小河蝦是必備的,其他輔料則可葷可素,由著食客的喜好來。若加豆子,須端午前後應季的嫩豌豆,一來易熟,二來清鮮。現代有些飯店酒樓拿那種進口的北美青豆濫竽充數,節約了成本,卻給好端端的貓耳朵湯底帶入了草腥氣,而這種木木然的草腥氣,本地小豌豆是絕對沒有的。

再若講究些,將海參或幹貝切小粒添入,也不錯。

姚歡記得,前世裏,那個給自己帶來過極致歡欣和深刻傷痛的人,帶自己去了很多次西湖,春夏秋冬,晴雨雪月。他說過,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他給她講這座湖山勝景的江南都城的典故,更因知曉她是個饕餮客,於是帶她嘗遍地道的大菜與小吃。加了海參和幹貝茸的貓耳朵,便是他帶她吃到的。

海味是把雙刃劍,加在菜肴點心裏,是錦上添花還是弄巧成拙,全看這海味的質量。他帶她吃到的貓耳朵,海參選的是刺參而不是烏參,不似烏參那般軟爛無筋骨,刺參發得又很到位,嚼勁十足。幹貝茸呢,柱絲飽滿彈嫩,泛著悅目的淺琥珀色,當真與河蝦仁一道,海鮮河鮮強強聯合,貢獻出水族的驚艷本味。

姚歡見他愛吃這道點心,覺得又有何難,便買了上好的金華東陽的雪舫蔣火腿,又自己學著發制刺參,不過練了四五次手,做出的貓耳朵就已教他吃得愛不釋口。

他們終於不用加班的夜晚,窩在小小的家裏,一人吃一碗葷素與主食都齊全的貓耳朵,將轆轆饑腸熨帖舒服了,再開罐麥啤,就著姚歡拿手的檸檬雞爪,觀片或看書,偶爾擡頭相視一笑,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借問琴書終一世,何如旗蓋仰三分。

在更大的誘惑前,等閑變卻故人心。

姚歡不想再回憶下去,人都穿到一千年前來了,心還留在千年後幹啥呢?

她於是將注意力放到品嘗眼前這碗面點上。沒有海參和幹貝茸,但是筍丁加得真妙,豌豆也恰是這個季節的時限菜蔬,最贊的是裏頭的火腿,竟與後世最好的蔣腿味道一模一樣。

方才聽姨母也管這點心叫“貓耳朵”此刻嘗到的又是正宗浙派火腿,所以可見,後世的說法也如很多自媒體一樣不靠譜。

什麽乾隆皇帝下江南才誕生出貓耳朵的佳話,什麽南宋抗金名將宗澤的軍隊接受百姓犒勞的豬腿、吃不完才發明了火腿,明明這北宋哲宗年間,就有貓耳朵疙瘩湯和口感非常成熟的火腿了嘛。

堂屋裏,眾人太太平平地將這頓晚膳吃落肚去,面色都舒坦好看了些,沈馥之才開口,向楊管家打問起姚宅的變故。

楊管家瞧了瞧剛放下湯碗的孩子,沈馥之當即了然,有些話怎好當著娃娃講,於是對美團道:“哥兒今晚左右是留在此處的,你帶哥兒去洗洗,先哄他在東廂書齋的榻上睡了。”

美團應了,起身去領姚家弟弟,弟弟言聽計從,像個小猧子似的乖乖跟著美團走,只是望向姚歡的目光中,分明仍是一個小娃娃對至親的依戀。

姚歡本能般地朝他溫柔笑笑,心中暗道,看來在姚宅裏,姚家姑娘和她這同父異母的弟弟,關系還挺親睦的。

楊管家深嘆一口氣,道:“阿郎在秦州便續了那婦人做繼室,初時,她看著阿郎的面子,也未太苛待歡姐兒。去歲阿郎歿了,不過三個月,俺就覺著,她不大對勁兒。但俺一個下人,仰著主母一口飯吃,一方檐角棲身,怎好多嘴過問。”

沈馥之冷笑:“楊翁,月有陰晴圓缺,人有親疏遠近,先且不論那惡婦偷漢子和賣房的汙糟事,就說歡姐兒被那惡婦夥同官媒娘子嫁去曾家,你姚宅的管家難道心裏沒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