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但願人長久

宋潛機兩世為人, 卻是第一次做樹。

以後別人說他“真不是人”,他都無法反駁了。

他在旁白的陪伴下,努力地練習紮根、抽條、長葉、開花, 以及感知外界。

流雲路過他,清風吹過他, 他漸漸能感覺到頭頂天壁傳來的溫度, 以及千渠沃土甘甜鮮美的味道。

真奇妙。

“幹得漂亮!加油啊宋潛機!”旁白專業捧場,“魂魄再養結實一點, 就可以托夢給外界了!”

“托夢?”

“只要對方心裏想著你、虔誠地為你祈禱,你借由信願之力,就可以入對方夢中。”旁白說, “你可以試試感知信願, 哪處有亮起的金色光芒, 就是你能托夢的對象……”

宋潛機按旁白所說沉下心思, 將意識放入千絲萬縷遍布大陸的根須中, 漆黑視線中霍然亮起一片璀璨金光。

光斑密密麻麻,遍布全世界, 令他倒吸一口涼氣,立刻關上了感知。

劉木匠到底搞出來多少小塑像?遠銷海外了?

“我還是練好開花吧。”宋潛機說。

……

“舊歷末年, 浩劫降臨, 天崩地裂, 日月無光。千渠王舍身合道, 化擎天之木, 還萬物以生機,還人間以太平……”

朗朗讀書聲飄出窗外, 驚飛枝頭梳毛的麻雀。

不一會兒, 那些鳥雀又飛回來, 見怪不怪地嘰嘰喳喳,為教室裏書聲伴奏。

秋高氣爽,人也渾身清爽,八九歲的稚嫩學生們念起史書搖頭晃腦,竟沒一個打瞌睡。

教室後排坐著十余位不穿學服、年輕已經十四五歲的少年郎,也跟著他們一起念《千渠神王本紀》,認真到近乎虔誠。

每年都有數不清的年輕人,從世界各地不遠千裏來到千渠學院,經過考試插班進修,被稱為“遊學生”。

書念完一段,教書先生照例詢問感想。

“我以後要造一座不用靈石也能飛的大船,飛到大陸盡頭去,親眼看看擎天樹。”

“我要織出最保暖的衣服,讓普通人穿上,抵禦雪原的風雪。”

“我要帶上千渠的泥土,給擎天樹多多填土。”

遊學生們聽得忍俊不禁,小孩的想象力果然不凡。

但飛行法器如何不靠靈石驅動?凡人進入雪原就會被凍死,如何渡過恐怖的裂冰淵呢?

只見一貫嚴厲的教書先生竟緩緩點頭,沒有斥責他們異想天開,溫和鼓勵道:“很好,相信你們能創造未來。”

遊學生們面面相覷,心中不約而同地感嘆:“這就是千渠啊。”

千渠,千乘之都,四大洲的中心,奇跡誕生之地。

凡人制造出的火器、織機、農具遠銷各地。據說千渠靈石礦場裏,已經裝上了一種蒸汽驅動的機器,便是千渠第一工坊的凡人制造的。

宋王合道十年,千渠郡飛速發展,修士與凡人的界限早已模糊。

“大家再拿出《千渠史》第一卷 下冊,翻到趙家仙官增稅那章。”教書先生輕咳,壓下滿堂興高采烈的議論聲。

遊學生們見氣氛變化,立刻正襟危坐

——千渠人從不逃避以前的苦難和血淚,相反他們學習苦難,珍惜和平。

書還沒念,忽聽樓下傳來一陣喧嘩,教室裏六十多顆小腦袋蠢蠢欲動,止不住向窗外張望。

先生皺起眉頭,正要訓斥兩句,又瞥見案頭黃歷,破天荒地露出笑容:

“今天這日子,想看就去看吧。”

歡呼聲頓起,學生們一窩蜂湧向窗邊,推開窗戶,奮力揮手。

這間學舍位於三樓,恰好能望見主街,只見街上人潮如海,花瓣彩綢漫天飛舞,三輛高大車架齊頭並進,徐徐駛過寬闊長街。

左邊的車身繪著朱紅火紋,像大漠燃燒的火焰;中間的車架華貴浮誇,像一座金玉堆砌的宮殿;右邊的通體晶瑩,裝飾著雲母朱貝等物,像西海的大船。

“快看,真是衛總管回來了!”

“是紀編修啊!”

“孟師兄!孟師兄看看我,我明年報名獵隊!”

遊學生們好奇地湊過去,踮起腳張望,恍然大悟:“今日是八月十四,怪不得。”

“咱們這次趕上大事了!”

千渠學子們更是興奮異常:“你家下注了嗎?下了誰?”

“我爹買孟師兄贏,但我娘買衛總管。”

“去年紀編修用‘傳送陣’違規耍詐,今年其他人必然早有防備,總之不會再是紀編修贏了。”

“今年已是第十年。我聽說他們已經約定好,今年真的都不能借助外力。”

為了尋找最適宜的魂器材料,紀辰不惜重金,且發揮自來熟的特長,人脈遍布四大洲。

孟河澤遠赴西海,根據記憶挖出許多遺藏。衛真鈺在漠北與千渠之間往來。

一條綿長商路就此開通,從西海、經千渠,抵漠北。

在孟河澤的“禍害”下,西海不再是沒人敢去的邪修老巢,一大半邪魔歪道為了保命,都被迫改邪歸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