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見如故

“宋師兄, 咱們好像來早了。”紀辰左顧右盼,前後只有一片晨霧。

天空才泛起薄薄的冰藍,月亮的殘影還沒消退。

宋院一行人已經裝備整齊, 守株待兔。

此地是一處三岔路口,也是青崖諸生前往主峰的必經之路。

道旁有座山亭, 名作‘百花亭’, 春日裏繁花盛開, 它藏在花叢深處。

華微宗內門弟子常結伴來此,嬉遊賞景。

可惜如今寒冬蕭瑟, 不見浮花浪蕊,只余積雪皚皚。

宋潛機坐在晨霧彌漫的亭中:“不早,他很快就來。”

子夜文殊, 子夜練刀,練畢打坐修煉,卯時收功。

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小冊子, 開始認真地寫日記, 一般半柱香寫完。

若非半路遇險、重傷,或其他緊急情況, 他就保持著這樣無聊又規律的作息。

宋潛機好奇那本日記,卻不曾偷看過。

那時他們雖然同行,但關系時好時壞,他怕看到子夜文殊在小本本上畫圈, 咒他早死。

宋潛機曾一度以為,大門派的大弟子都像子夜文殊這般。每日梳理修煉心得, 是一門必修功課, 回家師父會檢查。正經人都寫日記。

後來才知並非如此。

藺飛鳶彎腰給他整理禮服的衣擺, 像個本分的護衛隊弟子, 卻兇惡傳音道:

“我一針一線繡的,別壓出褶子!你坐端正行不行,你以為你在宋院種地啊?!”

宋潛機認錯:“抱歉。”

他挺起脊背,下巴微擡,撐起前世大能的架子。

不多時,忽聽見一聲輕喚。清脆的少女聲音,如鳥鳴打破寂靜清晨:

“宋師兄,是你嗎?”

紫雲觀觀主沒有來,驪英帶十余位紫雲觀弟子赴宴。

行至百花亭,隔著淡淡寒霧,望見亭中人。

那人模樣沒大變,側顏依然俊美,個頭好像高了些,身形更挺拔。

春夜裏的落魄酒鬼,變成了氣質高華的仙人。

鵝黃羅裙的少女向亭中奔來。她身後紫雲觀弟子欲伸手阻攔,遲了一步,只好由她去。

都知道她年紀不大,卻與觀主同輩分,伴在棋鬼身邊,無拘無束,自由慣了。

少女笑顏如花,身姿輕盈,裙擺風中飛揚,似乳燕投林。令眾千渠弟子眼前一亮。

“又一個。”紀辰挑眉眨眼,孟河澤懟了他一劍鞘。

宋潛機起身,端正道:“驪道友好。”

“還真是你,差點認不出你了!”驪英眨眨眼,“你喊我什麽?你要麽叫我名字,要麽叫我驪師妹,稱道友是什麽意思?難道你不認識我?”

宋潛機有些尷尬。這小姑娘見過自己耍酒瘋的樣子,好像還被嚇哭了。

他溫和道:“自是認識,驪師妹。”

驪英喜道:“真沒想到你會來,你能不能再寫一首詩送給我?”

她竟想一出是一出,取出打棋譜的簪花小筆和手劄,立刻要宋潛機寫字。

“又作詩?”宋潛機汗顏:“我不會。”

他沒有舞文弄墨的愛好,最多寫出格律不嚴、韻腳錯亂的打油詩。

不等對方開口,他先轉移話題:“棋鬼先生可好?”

驪英笑容微僵,點頭又搖頭:“好也不好。”

登聞大會結束後,師父好似了卻心願,心情舒暢,笑口常開。身體卻一日日地衰弱下去,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

紫雲觀內也不是一塊鐵板,許多從前沒有的問題接踵而至,驪英不得不面對。

身心疲憊時,她取出“種土豆”三個字看看,總忍俊不禁。

紙頁已經泛黃,磨出毛邊,她依然珍惜地帶在身上,小心地翻看。

每看一次就想:“轟動天下的英雄帖,本來是寫給我的。最後三字只留給我一個人,他們誰也不知道,誰也猜不出!”

念及此,她忽對宋潛機傳音:“你跟我同路進殿赴宴吧。你坐我旁邊,華微宗見了,便會猜測你和我師父還有聯系,不敢在宴席上為難你。”

宋潛機覺得她天真可愛,卻道:“多謝驪師妹,不必了。”

驪英還要再說些什麽,不遠處一聲嬌喝響起:“宋仙官!”

一只白虎踱出晨霧。它幾乎一人高,除去額上花紋如火焰,全身無一根雜毛。

紅瞳如血,神異威嚴。

紫衣女子躍下虎背,鬢邊嬌艷的瓊玉花一顫,悠悠飄落兩三瓣。

宋潛機微怔,走出亭外招呼:“豐道友好。”

豐紫衣沒有與大衍宗弟子同行。

她喜好玩樂,趁著陳紅燭訂婚大典各派相聚,昨夜約了七八位交好的女修通宵打牌,今早才一起赴宴。

驪英看到了“大衍宗公主”,豐紫衣也看見了“紫雲觀小姑奶奶”。

兩人行過禮,氣氛有些微妙。

宋潛機覺得自己今天不該進這亭子,名字都不吉利。

但這事怪誰呢?

要怪就怪子夜文殊。

昨天有什麽大事,今早日記寫得這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