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傳奇開篇

天似穹廬, 黃土廣袤。

由暗轉明的天光下,初生紅日躍上地平線,光芒卻像隔著一層輕紗, 模糊而混沌。

空氣幹燥, 不知是霧是霾的東西漂浮在平原上。

紀辰眯眼望去,一棵棵枯樹的剪影凝固在濃霧中。

枝條光禿,枝幹萎縮,像遲暮的老人。

已是初夏時節,瑤光湖千重垂柳如幕, 華微城街道兩旁高槐如蓋,惱人的蟬鳴響徹全城。

而在千渠郡西邊的村落,生機最旺盛的夏天被徹底遺忘了。

沒有蟬鳴鳥叫, 死寂的曠野上大風呼嘯。陣陣沙土揚起又落下, 打得人臉頰刺痛。

“我小時候,這兒是全千渠最大的林子, 從東到西, 七八裏地啊。東邊有榆樹,西邊有楊樹, 綠油油看不到邊。小孩鉆進林子, 根本瞧不見日頭,迷進去就出不來。

“後來一夜之間,樹死了一半。那年又趕上荒年,野草根都挖完了, 人吃樹葉剝樹皮, 樹就死得更快。荒年過完, 又是大旱災, 反正這些年折騰過來, 整片林子都沒了。”

說話的是一位幹瘦老人,右手拄著拐杖,被兒子攙著左臂,正站在新任司農劉二身前,緩慢又輕飄地嘆息:

“現在給村裏小孩講樹林,他們都不信。誰知道那年怎麽回事,有人說,是有一任仙官施法,壞了風水……”

攙扶老人的中年漢子大驚:“爹,咋能說仙官的不是!”

老人依然雙目混濁,也不驚恐,麻木地下拜:“是是,我老糊塗了,快該死了,司農大人饒我兒一回吧。”

“不敢不敢。”劉二木匠急忙把人扶起來。

他即使換了新袍,戴上高冠,也很難把自己當司農老爺。

他好像還在做木匠,語氣像詢問訂木具的客人有什麽需求:“張老族長,咱們這次來呢,主要是看看地,再看看大家有什麽需要的。

“上次送來的糧食,能不能吃到今年秋收?雞鴨崽子養得活嗎?地裏有沒有蟲災?至於以後怎麽辦,都要聽新仙官安排。現在大家夥想說啥,就說啥。”

村民們怯怯地跟在族長身後,一個個幹癟黑瘦,像一根根豎著的包谷杆。

他們有的跟劉木匠打過交道,見他還像從前一般,沒有官老爺架子,膽子便大起來:

“那新仙官到底啥意思?”

“我聽說從前那麽多稅,都要作廢了。是不是要交新稅?”

“鄉上有人說,新仙官喂飽我們,是為開壇祭天……”

新官上任三把火。鄉上換個小吏,都要在村裏剝下一層皮,何況是最大的仙官。

新仙官反常的舉動,讓整個千渠像過年,村村戶戶歡欣慶幸。

好景不長,匪夷所思的各種流言傳開,像一塊大石頭落下,打散歡樂氣氛。

“誰說要交新稅?土地百畝以上的地主,才交‘田畝稅’。祭天更是胡扯,你們不信,可以去天城看,神廟鎖上了,誰都不許進去拜,祭天都沒地方祭。”

“你說神廟鎖了?”老族長忽然握住劉木匠的手,“再不用上供了?”

劉木匠一驚,沒想到他昏沉幹瘦,還能爆發出這麽大的力氣:

“新仙官上任第一天就鎖了,他是好人,發糧發雞,咋不念他點好?”

村民們嚅囁著說不出具體理由,表情尷尬猶疑。

劉木匠鄭重道:“你們村裏的田地,仙官已經施了法,谷子明天早晨就能出芽!”

人群轟的一聲炸開鍋。

今年缺水,土地硬得幾乎犁不動,全村都著急上火。

老族長再次握住劉木匠的手:“真的!”

劉木匠道:“我親眼見過仙官施法,你們可以去隔壁村問,他們的豆子已經發芽了。我要說一句假話,天打五雷轟!”

後半句他急得發毒誓,村民們氣氛一變,喜不自勝:

“仙官是不是坐在天城的雲樓上,手指一點,就給咱們土地施法啦?”

“真是仙人本事啊!謝謝仙官,謝謝司農大人!”

老族長指了指不遠處,納悶道:“那個年輕後生是誰?為啥那麽多人都圍著他?”

被他一提,眾人頓時起了好奇心:“對啊,昨天就見他在村裏田上走,大半夜都不睡,一直晃悠。今天一早,他又在村外這枯林晃悠。”

劉木匠轉頭望去,怔了怔。

一片枯木間,一道人影半跪在地,緩慢撫摸幹硬土壤,神情認真。

他身旁站著十余位年輕人,都望著他,莫名像一群子女環繞父親。

然後那人站起來,招了招手,身邊人適時遞上鏟子,他便開始挖坑,像要種樹苗。

劉木匠見此情景,眼中情緒變得復雜,崇拜、尊敬、感激幾乎滿溢而出,隱約還有一絲自豪。

但他沒有回答,只說:

“等我們走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

宋潛機每到一個處,先摸土地。

為了防止被人跪拜,他沒有透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