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百般不如

書聖走出亭外, 忽然回頭,問道:

“此詩最後一句, 少了三字,他是沒有寫,還是寫在別處?”

棋鬼不說話。驪英微微一顫,手在袖中攏著劄記小本,卻道:“沒有寫。”

她已將“種土豆”那頁紙撕了下來,她也不知自己為何會說謊。

書聖深深看了她一眼,轉身。紀辰連忙跟上, 差點被自己過於繁復的法袍絆倒。

“走!”棋鬼帶著驪英、清微兩人,從另一側下山。

兩人有同樣的目的地,偏要走兩條路。

等他們背影消失,虛雲真人起身, 松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書聖與棋鬼因何相聚,又因何不歡而散,卻生出不妙的預感。

從宋潛機在乾坤殿上喊出“冼劍塵”的名字開始,他已第三次出現這種預感。

華微宗內, 一定發生了他不知道的大事, 很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恰在此時, 他收到了女兒陳紅燭的傳訊符。

“乾坤殿與諸位峰主、長老一敘,有要事相商。”

流雲聚散, 摘星台短暫的空寂後, 又迎來一批年輕修士。

他們神采飛揚,不少人激動地一夜未眠。甚至想提前趕來, 卻怕惹聖人不喜。

終於等到辰時二刻登頂, 卻見摘星台人去樓空。

“不知聖人請我們看什麽?”

“這邊刻有四句詩!”

趙霂與衛湛陽最先搶進亭中, 也最先看清石桌刻字。

趙霂摸了摸凹陷石痕, 微微一震:“並非刀刻,是有人用極柔軟的小筆寫上去的。”

又有人問:“難道是書聖寫給我們看,希望我們觀摩此詩,領悟他運筆真意?”

衛湛陽搖頭:“我家中收藏有書聖真跡,他老人家字跡遒勁有力,神韻如浩瀚大海,氣勢如神威天降。此詩第一句字跡飄逸靈動,如春風中柳絮飄蕩,絕非書聖所作。”

“擬將春風添醉酒。”有人念罷,納悶道,“一首打油詩,還未寫完,有何看頭。”

“妙極!”一位書院的符師激動道,“第一句,‘春風’二字氣若遊絲,‘醉酒’二字時斷時續,持筆者醉態躍然而出。輕靈瀟灑中筆力入石,意先於形,形散而神不散……”

許多人起先不以為精妙,經人指點,越看越覺得那筆跡透出無法言說的氣韻,方知是自己眼力有限,才看不出名堂。

另一位符師道:“第二句筆力由輕轉重,卻似河流漲水般自然,毫無匠氣,‘萬事休’的‘休’字一捺,如名士迎風揮袖,送別浮雲。我認為這句最妙!”

“不,當然是第三句最好,‘天下英雄誰敵手’,大開大合,霸氣無比,如巨人持刀劈斬天地。”

一時間爭執不下,紙墨亂飛,爭先拓印、臨摹石桌字跡。

名家好字便是帖,此詩被人們稱為“英雄帖”。

“原來書聖請我們來看,說誰能勝過,便可做他親傳弟子,就是要我們心服口服。”

說話的是衛湛陽。他說罷,低頭下山。

此時此刻,他不願再看“英雄帖”,也不願回憶失敗。

忽有人道:“如此好字,不知是誰寫的?”

“英雄帖中‘醉酒’二字,與雞蛋帖筆意相似,必出自一人之手!”

昨夜乾坤殿上,紀辰被紀光揭穿,竟親口承認自己根本不會寫字。

既不是他,又是誰?

眾人茫然四顧,看誰都不像。

有人嘆息道:“書畫試上,我坐在紀辰前桌,聽他因‘雞蛋’拍手稱快,還回頭瞪他一眼,哎,早知今日……”

忽被人打斷:“你坐他前桌,他同桌是誰?!”

場間倏忽寂靜。

直到有人輕聲說出那個名字,猶帶不可置信的遲疑:“宋、宋潛機?”

雖不願相信,但每個人都親眼看到了。

趙霂巖壁留書後,帶著趙濟恒前去挑釁,後者先嘲笑宋潛機畫的野花,再揚起紀辰卷子,笑話上面只有一個圓圈。

英雄帖的作者,竟然就是華微宗外門弟子宋潛機!

難道書聖真正中意的傳人,就是宋潛機?

一群人湊在一起,剝繭抽絲,終於拼出真相。

“不會吧?真是宋潛機?我記得他根本不是符師。難道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你看不出來,說明你眼光不行,我早知他絕非池中之物!”

“喂,當時看野花,笑得最大聲的就是你吧?”

孤高的摘星台,從未如此熱鬧。

只有趙霂呆怔。

他第一次見宋潛機,是在瑤光湖外的水榭,他畫了美人圖,卻被美人忽視。

第二次見面,是在彩石溪畔的書畫試,他在巖壁留書,風光無限,卻被書聖忽視。

他一直以為宋潛機跟自己是兩個世界的人。對方只是個一時走運的外門弟子。

今日方知錯得離譜。

但為什麽自己從小苦練,不如別人隨手寫就的打油詩?

憑什麽自己苦心鉆研,模仿書聖年輕時的姿態,不如別人摸幾塊石頭,畫一朵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