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甜嘴(第2/3頁)

“臣妾還沒說到正題呢,再準臣妾說兩句。”佟寶珠看著四阿哥,正色道,“你為什麽一直呆在大帳裏?此次出征,你皇阿瑪最操心的就是你們幾個,尤其是你,一言一行,都會有人記錄,隨著軍報一起送回來。”

康熙暗笑,猜對了吧,就知道她要說老四的事。

四阿哥面對佟寶珠的質問,毫無懼色,坦然地回答:“回皇額娘的話,倘若所有的皇子,都爭先恐後的去清理戰場。兵將們就會覺得,此舉是理所當然。如果其中有人不幹,他們就會知道,皇子可以不用幹些粗活。三哥以及其他弟弟們的行為,就顯得難能可貴。”

“皇後認為,老四說的話,是真心話嗎?”用了飯,洗漱過之後,康熙盤坐在床上,看著正在梳頭發的佟寶珠問。

“這還有假?”佟寶珠歪著脖子反問。

康熙不關心真假的問題。不論是什麽原因,老四呆在大帳裏不露面,都是小事。他是想用這個事,引出晚膳時,說的話:“不說這個了。朕問你,朕怎麽不是好相公了?昨晚,你還在誇朕。”

佟寶珠放下木梳,把梳得順滑的頭發攏到腦後,走過來,斜坐在床沿,看著他,連聲問:“能一日三餐陪我吃飯嗎?能每晚都同我睡一起嗎?能陪我逛街嗎?”

停頓了片刻,又道:“說個最簡單的。明日一天,不見那些朝臣們,一直陪著臣妾,行嗎?”

攻擊是最好的防守。

康熙沒接對自己不利的話。拉起她的右手,放在自己掌心裏,拍打了一下:“不要以為朕聽不出來,你看似是在說老四,其實是在為太子沒即刻回京開脫。”

“臣妾就是在說太子。”佟寶珠突然笑了:“皇上和臣妾果然十分默契,心意相通。臣妾說上半句,皇上就能猜得出下半句是什麽。”

康熙捏她手心的軟肉:“朕是昏庸的人嘛,這樣的事,還用你開解。太子若是回來,朕才生氣。”

“剛還說心意相通呢,皇上這又想哪去了?”佟寶珠攤著手不動,任他捏,“臣妾是在說給老四聽。他不要以為,這些阿哥裏,他對皇上最有孝心。他的孝只是尋常的小孝,小情小愛;太子不回,才是對皇上的大孝,大情大愛。”

“嗯?”康熙發現,自己又走到老路上去了。明明知道這極可能是皇後設的圈子,仍是想繼續聽下去。

“皇上病那些日,臣妾一直在身邊伺候,知道皇上最關心的是什麽。當然也就知道皇上最擔心的,是戰事會因自己的病情受到影響。太子的選擇,正中皇上心意,臣妾還開解什麽?”

“在說大愛小愛呢。”康熙又拍她的手。

“這麽淺顯的道理,還用臣妾解釋?”

佟寶珠呵呵笑了一聲後,柔聲細語道,“太子身為儲君,自小接受的就是國事第一的教育。你們是同樣的人,他知道皇上最想要的什麽。他要為皇上最想要的東西去戰鬥,而不是被各種顧慮束縛,惺惺作態。普通的父子之情,在舍生取義的大孝大愛面前,不值得一提。”

接著又道:“俗話不是說麽,皇家無父子。這不是冷漠無情,是實屬無奈之舉。老二在立為太子之後,就不再是皇上的兒子,而是皇上的接班人。他要對得起皇上為他付出的心血,要肩負起皇上委托給他的重任。”

這些道理,康熙比佟寶珠更懂。只是一時間裏,情感占了上風,令他心裏不痛快。

也可能是年少時,一心操勞國事,忽略了感情。年紀大了,意識到了感情的珍貴,更加渴望親情。

把自己沒有得到過的父愛,給了孩子們,尤其是太子。就想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收回來一些。

康熙摸摸佟寶珠的手心,低垂著眼皮,沉聲道:“皇後知道一國之君的身不由已,以後就多體諒朕。別總說,朕不想聽的話。”

佟寶珠看自己的話,說到了對方心裏,心裏頓覺輕松,哈哈笑道:“方才臣妾說的話,令皇上愧疚了?”

撲到他懷裏,摟著他的脖子,溫聲說:“納蘭若容對夫人的情有獨鐘;高士奇為報答夫人深情,不娶妾室;隆科多不顧眾人指責,堅持愛著一個身份卑賤的小妾。這些感情,在皇上給予的後位面前,統統不值得一提。”

“看著眾臣跪地,高呼皇後娘娘千歲,臣妾就覺得這輩子,沒有白活。按規矩,繼後只有晉封禮,沒有封後大典。皇上在國庫緊張的情況下,堅持要辦大典,這份情意,臣妾懂得。”

窗戶半開著,夜風吹著床簾上的流蘇輕搖,像極了除夕宴上的舞女扭著腰肢輕搖。

康熙想到了《詩經》裏的一句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執子之手,夫復何求。

“等他們回來,最重要的事,就是典禮。皇後有什麽特別的要求,盡管告訴朕。”